章溢:字三益,龙泉(今浙江龙泉县)人。元末不受官,隐居匡山。入明,累官至御史中丞。
楹(yíng):这里指房间,屋一间为一楹。
茆(máo):同“茅”,茅草。
处(chù):指处州府,治所在浙江丽水县。龙泉县属处州府管辖。
崿(è):山崖。
岸外而臼(jiù)中:谓其山四边高中间低。
鲜支:即栀子,常绿灌木。果实可入药,味苦。
黄蘖(bò):又名黄柏,落叶乔木,可作染料,又可供药用,味苦寒。
苦楝(liàn):又名黄楝,落叶乔木,可入药,味苦。
侧柏(bǎi):常绿乔木,可供药用,味苦涩。
苦杕(dì):不详。
亭历:也作“葶苈”,草本植物,子可入药,味苦。
苦蔘(shēn):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实可入药,味苦。
钩夭(gōu yāo):又名钩芺、苦芺,菊科宿根草,味苦。
地黄: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入药,味苦。
游冬:菊科植物,一种苦菜。
葴(zhēn):即酸浆草,也叫“苦葴”。
芑(qǐ):一种苦菜。
槠(zhū):常绿乔木,种子可食。
栎(lì):落叶乔木,俗称柞栎或麻栎。
草斗(dǒu):栎树的果实。
楛(kǔ)竹之笋:即苦竹笋。楛,这里同“苦”。
已:治。
槚荼(jiǎ chá):苦茶树。荼,“茶”的古字。
啮(niè)石出:从石缝间穿石而出。啮,侵蚀。(一共有三种意思,一是“咬”,二是“缺口”,三是“侵蚀”)
沸沸:水腾涌的样子。
汩(gǔ)汩:水急流发出的响声。
瀄滵(jié mì):水疾流的样子。
吹沙:鱼名。似鲫鱼而小,常张口吹沙,故名。
窊(wā):低洼地。
启:开辟,扫除。
陨箨(yǔn tuò):落下的笋壳。
蓺(yì):种植。
菽(shū):豆类。
茹啖(rú dàn):吃。
荑(tí):草木始生的芽。
蹑屐(niè jī):踏着木底有齿的登山鞋。
拊(fǔ):击打。
相为倚伏:互相依存。《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膏粱之子:指富家子弟。膏,肥肉;粱:美谷。膏粱,谓精美的食物。
燕坐:安坐。
荼蓼(tú liǎo):指野苦菜。荼,陆地上的苦菜;蓼,水生的有辛辣味的野菜。
重(chóng):双层。
舆(yú)隶:古代把人分为十等,舆为第六等,隶为第七等。《左传·昭公七年》:“皂臣舆,舆臣隶。”这里指仆役。
艾:尽、停止。
疏粝(lì):指粗劣的饭食。
御:用。
蓬藋(diào):谓用蓬蒿、藋草来垫盖。
跼(jú):曲、屈。
榛(zhēn)莽:指草木丛生的地方。
庸:岂。
“故孟子曰”五句:语见《孟子·告子下》。
“赵子曰”三句:语见刘向《说苑·正谏》:“孔子曰:‘良药苦于口,利于病;忠言逆于耳,利于行。’”《孔子家语。六本》亦谓孔子语。本文作“赵子曰”,未知所本,或字有误。
井以甘竭:《庄子。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李以苦存:《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夫差:春秋时吴国国君,阖闾之子,为报父仇,曾大败越兵。后沉湎酒色,为越王勾践所攻灭。
勾践以尝胆兴(xīng):春秋时,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后卧薪尝胆,图谋复仇,终于攻灭吴国。
刘子:作者自称。
本文出自《诚意伯文集》,是明代文学家刘基为朋友章溢的书斋所作的记。作者围绕一个“苦”字,横说竖说,发人深省。文章说明了苦乐相倚伏的道理,苦中自有其乐,具有辨证的观点。文章末尾写到:“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更深一层说明了命名“苦斋”的深意。文短意丰,见解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