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卷上·门人薛侃录·三十二
[明代] 王守仁
萧惠问死、生之道。
先生曰:“知昼、夜,即知死、生。”
问昼、夜之道。
曰:“知昼则知夜。”
曰:“昼亦有所不知乎?”
先生曰:“汝能知昼?懵懵而兴,蠢蠢而食,行不著,习不察,终日昏昏,只是梦昼。惟‘息有养,瞬有存’,此心惺惺明明,天理无一息间断,才是能知昼。这便是天德,便是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更有甚么死、生?”
译文

萧惠向先生请教生死之道。

先生说:“明白了昼夜的变化,就明白了生死。”

萧惠又请教昼夜的道理。

先生说:“明白了白天,就明白了黑夜。”

萧惠说:“白天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先生说:“你明白的白天不过是懵懵懂懂起床,胡嚼乱咽地吃饭,行不自觉,习不清醒,一整天昏昏度日,这只是梦中白日。只有时刻存养自己的本心,使之清澈明亮,天理没有片刻中断,才能明白什么是白天。这就是天德,这便是晓了昼夜之道而明白的。还有什么生死的问题弄不明白呢?”

注释

昼夜之道,出自《易经·系辞上》第四章:“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