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卷中·答顾东桥书·一
[明代] 王守仁
来书云:“近时学者务外遗内,博而寡要。故先生特倡‘诚意’一义,针砭膏肓,诚大惠也!”
吾子洞见时弊如此矣,亦将同以救之乎?然则鄙人之心,吾子固已一句道尽,复何言哉!复何言哉!若“诚意”之说,自是圣门教人用功第一义,但近世学者乃作第二义看,故稍与提掇紧要出来,非鄙人所能特倡也。
译文

来信说:“近来学者治学都重视外在知识追求,往往忽视了本心的存养,虽然广博但不得要领。所以,先生特别提倡‘诚意’一说,针砭时弊,使那些病入膏肓的人有所醒悟,真是大有裨益呀!”

你洞察时弊如此透彻,又准备如何去拯治呢?我的思想观点,你已一语道破,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我还有什么好说!至于“诚意”的学说,本来就是圣人教育人如何用功的第一要义,不过近来学者把它当成了第二位,所以我才把它的重要性单独提出来,并不是我本人的特别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