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曲
[清代] 郑燮
钱塘小儿学弄潮,硬篙长楫捺复捎。
舵楼一人如铸铁,死灰面色晴不摇。
潮头如山挺船入,樯橹掀翻船竖立。
忽然灭没无影踪,缓缓浮波众船集。
潮平浪滑逐沙鸥,歌笑青山水碧流。
世人历险应如此,忍耐平夷在后头。
译文

钱塘小儿学着弄潮,拿着竹篙、长楫一会按压、一会拂掠。

掌舵人如同铁铸一般纹丝不动,脸上如死灰般没有表情。

潮水涌来像山一样冲向小船,把樯橹掀翻,小船都竖立起来。

潮水忽然间将这些船卷没,使得它们无影无踪,在众人心惊胆战之际,潮头又渐渐缓和了下来,小船们重新显现、聚拢。

潮水平息波浪和缓,弄潮船轻快地追逐着沙鸥,人们在青山碧水间欢歌笑语。

人们经历危险应该像弄潮儿一样,渡过险关,平坦的道路就在后面。

注释

篙:撑船的竹竿。

捺:按。

捎:拂掠。

「舵楼一人如铸铁,死灰面色晴不摇」句:形容掌舵人精神高度集中。

樯橹:桅杆和大桨。

「潮平浪滑逐沙鸥,歌笑青山水碧流」句:吴地风俗水戏完毕,往往喜欢唱歌。苏轼《瑞鹧鸪·观潮》记载:「依欲送潮歌底曲?樽前还唱使君诗。」

平夷:安稳。

赏析

全诗一波三折,有声有色。开头四句写篙手和舵手一动一静两种姿态,通过描写潮水来临时舵手如临大敌的样子渲染弄潮的难度。「潮头如山挺船人,樯橹掀翻船竖立」刚把潮水的汹涌澎湃和巨大声势描写得惊心动魄。接下来两句写弄潮的惊险场面,「忽然」一句一抑,写尽潮的艰险,然后笔锋一转,写弄潮的胜利。最后两句发议论,从惊涛骇浪中,诗人想到了人生的坎坷和险恶,「忍耐平夷在后头」,弄潮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全诗歌颂了坚韧的战斗精神,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评析

《弄潮曲》是郑板桥写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与《观潮行》是姊妹篇。周密《武林旧事》记载了钱塘少年弄潮的惊心动魄的场面:「吴儿善泗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不沾湿,以此夸能。」《弄潮曲》再现了这个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