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寒题水仙花并湖山三首
炼句炉槌岂可无,句成未必尽缘渠。
老夫不是寻诗句,诗句自来寻老夫。
诗的前两句大意是:作诗为文好比炼铁,反复锤炼字句岂能缺少?但要写出绝妙好词,未必全靠锤炼字句的功夫。要写出好诗,还得在捕捉诗情、提炼意境等方面下功夫。
诗的后两句说明的道理是: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熔炼字句,锤炼语言,不可或缺,但绝不能仅限于语言文字方面的努力,还得有其他方面的功夫才行。
炼句:犹“鍊句”,推敲词句,使之精炼。
炉槌:冶炼工具。犹锤炼。
缘:因,由。
渠:它,指炉槌。
老夫:杨万里的自称。
在这首诗中,诗人根据自己的创作体会,提出了一个如何触发灵感寻得诗句的问题。杨万里的意思是,诗人作诗,不能只靠苦思苦想“寻诗句”,而应该顺乎自然,在无意中得之。写诗著文,锤炼词句是必要的。但是,佳句之得,往往不在苦心孤诣地寻章觅句,而多是在灵感袭来时,诗句自然而然地从心田流露,即让诗句自己来寻找作者。若只靠临文之际搜肠刮肚,即难免失望。“诗有天机,待时而发,触物而成”,许多传世佳作都是这样产生的。但毕竟只有“长期积累”才能“偶然得之”,这种接触事物的工作是促使诗句主动寻找作者的必备条件,而后才开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