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七十列传·游侠列传
[汉朝] 司马迁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死而已四百馀年,而弟子志之不倦。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于井廪,伊尹负于鼎俎,傅说匿于傅险,吕尚困于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饭牛,仲尼畏匡,菜色陈、蔡。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菑,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
鄙人有言曰:「何知仁义,已飨其利者为有德。」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蹻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
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沈浮而取荣名哉!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邪?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比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埶激也。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然儒、墨皆排摈不载。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虽时捍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絜退让,有足称者。名不虚立,士不虚附。至如朋党宗强比周,设财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游侠亦丑之。余悲世俗不察其意,而猥以朱家、郭解等令与暴豪之徒同类而共笑之也。
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所藏活豪士以百数,其馀庸人不可胜言。然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家无馀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軥牛。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既阴脱季布将军之阸,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
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自以为行弗及。田仲已死,而雒阳有剧孟。周人以商贾为资,而剧孟以任侠显诸侯。吴楚反时,条侯为太尉,乘传车将至河南,得剧孟,喜曰:「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无能为已矣。」天下骚动,宰相得之若得一敌国云。剧孟行大类朱家,而好博,多少年之戏。然剧孟母死,自远方送丧盖千乘。及剧孟死,家无馀十金之财。而符离人王孟亦以侠称江淮之间。
是时济南瞷氏、陈周庸亦以豪闻,景帝闻之,使使尽诛此属。其后代诸白、梁韩无辟、阳翟薛兄、陕韩孺纷纷复出焉。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以躯借交报仇,藏命作奸剽攻,不休及铸钱掘冢,固不可胜数。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著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云。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倨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时脱之。」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雒阳人有相仇者,邑中贤豪居间者以十数,终不听。客乃见郭解。解夜见仇家,仇家曲听解。解乃谓仇家曰:「吾闻雒阳诸公在此间,多不听者。今子幸而听解,解奈何乃从他县夺人邑中贤大夫权乎!」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无用,待我去,令雒阳豪居其间,乃听之。」
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馀车,请得解客舍养之。
及徙豪富茂陵也,解家贫,不中訾,吏恐,不敢不徙。卫将军为言:「郭解家贫不中徙。」上曰:「布衣权至使将军为言,此其家不贫。」解家遂徙。诸公送者出千馀万。轵人杨季主子为县掾,举徙解。解兄子断杨掾头。由此杨氏与郭氏为仇。
解入关,关中贤豪知与不知,闻其声,争交驩解。解为人短小,不饮酒,出未尝有骑。已又杀杨季主。杨季主家上书,人又杀之阙下。上闻,乃下吏捕解。解亡,置其母家室夏阳,身至临晋。临晋籍少公素不知解,解冒,因求出关。籍少公已出解,解转入太原,所过辄告主人家。吏逐之,迹至籍少公。少公自杀,口绝。久之,乃得解。穷治所犯,为解所杀,皆在赦前。轵有儒生侍使者坐,客誉郭解,生曰:「郭解专以奸犯公法,何谓贤!」解客闻,杀此生,断其舌。吏以此责解,解实不知杀者。杀者亦竟绝,莫知为谁。吏奏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议曰:「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虽弗知,此罪甚于解杀之。当大逆无道。」遂族郭解翁伯。
自是之后,为侠者极众,敖而无足数者。然关中长安樊仲子,槐里赵王孙,长陵高公子,西河郭公仲,太原卤公孺,临淮儿长卿,东阳田君孺,虽为侠而逡逡有退让君子之风。至若北道姚氏,西道诸杜,南道仇景,东道赵他、羽公子,南阳赵调之徒,此盗跖居民间者耳,曷足道哉!此乃乡者朱家之羞也。
太史公曰: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谚曰:「人貌荣名,岂有既乎!」于戏,惜哉!
【索隐述赞】游侠豪倨,借借有声。权行州里,力折公卿。朱家脱季,剧孟定倾。急人之难,免雠于更。伟哉翁伯,人貌荣名。
译文

韩非子说:「儒生以儒家经典来破坏法度,而侠士以勇武的行为违犯法令。」韩非对这两种人都加以讥笑,但儒生却多被世人所称扬。至于用权术取得宰相卿大夫的职位,辅助当代天子,功名都被记载在史书之中,这本来没有什么可说的。至于象季次、原宪,是平民百姓,用功读书,怀抱着特异的君子的德操,坚守道义,不与当代世俗苟合,当代世俗之人也嘲笑他们。所以季次、原宪一生住在空荡荡的草屋之中,穿着粗布衣服,连粗饭都吃不饱。他们死了四百馀年了,而他们的世代相传的弟子们,却不知倦怠地怀念着他们。现在的游侠者,他们的行为虽然不符合道德法律的准则,但是他们说话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果敢决断,已经答应的必定实现,以示诚实,肯于牺牲生命,去救助别人的危难。已经经历了生死存亡的考验,却不自我夸耀本领,也不好意思夸耀自己功德,大概这也是很值得赞美的地方吧!

况且危急之事,是人们时常能遇到的。太史公说:「从前虞舜在淘井和修廪时遇到了危难,伊尹曾背负鼎俎当厨师,傅说曾藏身傅岩服苦役,吕尚曾在棘津遭困厄,管仲曾经戴过脚镣与手铐,百里奚曾经喂牛当奴隶,孔子曾经在匡遭拘囚,在陈、蔡遭饥饿。这些人都是儒生所称扬的有道德的仁人,尚且遭遇这样的灾难,何况是中等才能而又遇到乱世的人呢?他们遇到的灾难怎么可以说得完呢?

世俗人有这样的说法:「何必去区别仁义与否,已经受利的就是有德。」所以伯夷以吃周粟为可耻,竟饿死在首阳山;而文王和武王却没有因此而损害王者的声誉。盗跖和庄蹻凶暴残忍,而他们的党徒却歌颂他们道义无穷。由此可见,「偷盗衣带钩的要杀头,窃取国家政权的却被封侯,受封为侯的人家就有仁义了」,这话并非虚假不实之言。

现在拘泥于偏面见闻的学者,有的死守着狭隘的道理,长久地孤立于世人之外,哪能比得上以低下的观点迁就世俗,随世俗的沉浮而猎取荣耀和名声的人呢?而平民百姓之人,看重取予皆符合道义、应允能实现的美德,千里之外去追随道义,为道义而死却不顾世俗的责难,这也是他们的长处,并非随便就可做到的。所以读书人处在穷困窘迫的情况下,愿意托身于他,这难道不就是人们所说的贤能豪侠中间的人吗?如果真能让民间游侠者与季次、原宪比较权势和力量,比对当今社会的贡献,是不能同日而语的。总之,从事情的显现和言必有信的角度来看,侠客的正义行为又怎么可以缺少呢!

古代的平民侠客,没有听说过。近代延陵季子、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这些人,都因为是君王的亲属,依仗封国及卿相的雄厚财富,招揽天下的贤才,在各诸侯国中名声显赫,不能说他们不是贤才。这就比如顺风呼喊,声音并非更加宏亮,而听的人感到清楚,这是风势激荡的结果。至于闾巷的布衣侠客,修行品行,磨砺名节,好的名望传布天下,无人不称赞他的贤德,这是难以做到的。然而儒家和墨家都排斥扬弃他们,不在他们的文献中加以记载。从秦朝以前,平民侠客的事迹,已经被埋没而不能见到,我很感遗憾。据我听到的情况来看,汉朝建国以来,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这些人,他们虽然时常违犯汉朝的法律禁令,但是他们个人的行为符合道义,廉洁而有退让的精神,有值得称赞的地方。他们的名声并非虚假地树立起来的,读书人也不是没有根据地附和他们的。至于那些结成帮派的豪强,互相勾结,依仗财势奴役穷人,凭借豪强暴力欺凌孤独势弱的人,放纵欲望,自己满足取乐,这也是游侠之士认为可耻的。我哀伤世俗之人不能明察这其中的真意,却错误地把朱家和郭解等人与暴虐豪强之流的人视为同类,一样地加以嘲笑。

鲁国的朱家与高祖是同一时代的人。鲁国人都喜欢儒家思想的教育,而朱家却因为侠士而闻名。他所藏匿而救活的豪杰有几百个,其馀普通人被救的说也说不完。但他始终不夸耀自己的才能,不自我欣赏他对别人的恩德,那些他曾经给予过施舍的人,唯恐再见到他们。他救济别人的困难,首先从贫贱的开始。他家中没有剩馀的钱财,衣服破得连完整的采色都没有,每顿饭只吃一样菜,乘坐的不过是个牛拉的车子。他一心救援别人的危难,超过为自己办私事。他曾经暗中使季布将军摆脱了被杀的厄运,待到季布将军地位尊贵之后,他却终身不肯与季布相见。从函谷关往东,人们莫不伸长脖子盼望同他交朋友。

楚地的田仲因为是侠客而闻名,他喜欢剑术,象服侍父亲那样对待朱家,他认为自己的操行赶不上朱家。田仲死后,洛阳出了个剧孟。洛阳人靠经商为生,而剧孟因为行侠显名于诸侯。吴、楚七国叛乱时,条侯周亚夫当太尉,乘坐着驿站的车子,将到洛阳时得到剧孟,高兴地说:「吴、楚七国发动叛乱而不求剧孟相助,我知道他们是无所作为的。」天下动乱,太尉得到他就像得到了一个相等的国家一样。剧孟的行为大致类似朱家,却喜欢博棋,他所做的多半是少年人的游戏。但是剧孟的母亲死了,从远方来送丧的,大概有上千辆车子。等到剧孟死时,家中连十金的钱财也没有。这时符离人王孟也因为行侠闻名于长江和淮河之间。

这时,济南姓瞷的人家,陈地的周庸也因为豪侠而闻名。汉景帝听说后,派使者把这类人全都杀死了。这以后,代郡姓白的、梁地的韩无辟、阳翟的薛兄、陕地的韩孺,又纷纷出现了。

郭解是轵县人,字翁伯。他是善于给人相面的许负的外孙子。郭解的父亲因为行侠,在汉文帝时被杀。郭解为人个子矮小,精明强悍,不喝酒。他小时候残忍狠毒,心中愤慨不快时,亲手杀的人很多。他不惜牺牲生命去替朋友报仇,藏匿亡命徒去犯法抢劫,停下来就私铸钱币,偷坟盗墓,他的不法活动数也数不清。但恰逢上天帮助,在窘迫危急时常常脱身,或者遇到大赦。等到郭解年龄大了,就改变行为,检点自己,用恩惠报答怨恨自己的人,多施恩于人,少望别人报答自己。但他自己喜欢行侠的思想更加迫切了。已经救了别人的生命,却不自夸功劳,但其内心仍然残忍狠毒,为小事突然瞪别人的事依然如故。当时的少年仰慕他的行为,也常常为他报仇,却不让他知道。郭解姐姐的儿子依仗郭解的势力,同别人喝酒,让人家干杯。如果人家的酒量小,不能再喝了,他却强行灌酒。那人发怒,拔刀剌死了郭解姐姐的儿子,就逃跑了。郭解姐姐发怒说道:「以弟弟翁伯的义气,人家杀了我的儿子,凶手却捉不到。」于是她把儿子的尸体丢弃在道上,不埋葬,想以此羞辱郭解。郭解派人暗中探知凶手的去处。凶手窘迫,自动回来把真实情况告诉了郭解。郭解说:「你杀了他本来应该,是我的侄子无理。」于是放走了那个凶手,把罪责归于姐姐的儿子,并收尸埋葬了他。人们听到这消息,都称赞郭解的道义行为,更加依附于他。

郭解每次外出或归来,人们都躲避他,只有一个人傲慢地坐在地上看着他,郭解派人去问他的姓名。门客中有人要杀那个人,郭解说:「居住在乡里之中,竟至于不被人尊敬,这是我自己道德修养得还不够,他有什么罪过。」于是他就暗中嘱托尉史说:「这个人是我最关心的,轮到他服役时,请加以免除。」以后每到服役时,有好多次,县中官吏都没找这位对郭解不礼貌的人。他感到奇怪,问其中的原因,原来是郭解使人免除了他的差役。于是,他就负荆请罪。年轻人听到这消息,越发仰慕郭解的行为。

洛阳人有相互结仇的,城中有数以十计的贤人豪杰从中调解,两方面始终不听劝解。门客们就来拜见郭解,说明情况。郭解晚上去会见结仇的人家,仇家出于对郭解的尊重,委屈心意地听从了劝告,准备和好。郭解就对仇家说:「我听说洛阳诸公为你们调解,你们多半不肯接受。如今你们有幸而听从了我的劝告,郭解怎能从别的县跑来侵夺人家城中贤豪大夫们的调解权呢?」于是郭解当夜离去,不让人知道,说:「暂时不要听我的调解,待我离开后,让洛阳豪杰从中调解,你们就听他们的。」

郭解保持着恭敬待人的态度,不敢乘车走进县衙门。他到旁的郡国去替人办事,事能办成的,一定把它办成,办不成的,也要使各方都满意,然后才敢去吃人家酒饭。因此大家都特别尊重他,争着为他效力。城中年轻人及附近县城的贤人豪杰,半夜上门拜访郭解的常常有十多辆车子,请求把郭解家的门客接回自家供养。

待到汉武帝元朔二年,朝廷要将各郡国的豪富人家迁往茂陵居住,郭解家贫,不符合资财三百万的迁转标准,但迁移名单中有郭解的名字,因而官吏害怕,不敢不让郭解迁移。当时卫青将军替郭解向皇上说:「郭解家贫,不符合迁移的标准。」但是皇上说:「一个百姓的权势竟能使将军替他说话,这就可见他家不穷。」郭解于是被迁徙到茂陵。人们为郭解送行共出钱一千馀万。轵人杨季主的儿子当县掾,是他提名迁徙郭解的。郭解哥哥的儿子砍掉杨县掾的头。从此杨家与郭家结了仇。

郭解迁移到关中,关中的贤人豪杰无论从前是否知道郭解,如今听到他的名声,都争着与郭解结为好朋友。郭解个子矮,不喝酒,出门不乘马。后来又杀死杨季主。杨季主的家人上书告状,有人又把告状的在宫门下给杀了。皇上听到这消息,就向官吏下令捕捉郭解。郭解逃跑,把他母亲和家眷安置在夏阳,自己逃到临晋。临晋籍少公平素不认识郭解,郭解冒昧会见他,请求求他帮助出关。籍少公把郭解送出关后,郭解转移到太原,他所到之处,常常把自己的情况告诉留他食宿的人家。官吏追逐郭解,追踪到籍少公家里。籍少公无奈自杀,口供断绝了。过了很久,官府才捕到郭解,并彻底深究他的犯法罪行,发现一些人被郭解所杀的事,都发生在赦令公布之前。一次,轵县有个儒生陪同前来查办郭解案件的使者闲坐,郭解门客称赞郭解,儒生说:「郭解专门凭借狡诈做犯法的事,怎能说他是贤人呢?」郭解门客听到这话,就杀了这个儒生,割下他的舌头。官吏以此责问郭解,令他交出凶手,而郭解确实不知道杀人的是谁。杀人的人始终没查出来,不知道是谁。官吏向皇上报告,说郭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议论道:「郭解以平民身份行侠弄权,因为小事而杀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判处郭解大逆无道的罪。」于是就诛杀了郭解的家族。

从此以后,行侠的人特别多,但都傲慢无礼没有值得称道的。但是关中长安的樊仲子、槐里赵王孙,长陵的高公子,西河的郭公仲,太原的卤公孺,临淮的儿长卿,东阳的田君孺,虽然行侠却能有谦虚礼貌的君子风度。至于象北道的姚氏,西道的一些姓杜的,南道的仇景,东道的赵他、羽公子,南阳赵调之流,这些都是处在民间的盗跖罢了,哪里值得一提呢!这都是从前朱家那样的人引以为耻的。

太史公说:「我看郭解,状貌赶不上普通人,语言也无可取的地方。但是天下的人们,无论是贤人还是不肖之人,无论是认识他还是不认识他,都仰慕他的名声,谈论游侠的都标榜郭解以提高自己的名声。谚语说:『如果一个人以美好的名誉来作为自己的容貌,难道会有穷尽的时候吗?』唉,可惜呀!」

注释

韩子:即韩非。所引文字见《韩非子·五蠹》。

儒:儒家学派。此指儒生。文:指儒家经典,如《诗》《书》之类。乱法:破坏法度。

侠:游侠者。

武:勇武的行为。

禁:禁令。

二者:指儒、侠。

讥:非难。

学士:指儒生。

称:被人称扬。

术:方法。此处实指权术。

辅翼:辅助。

世主:当代的天子。

季次:即公皙哀,孔子的学生。

原宪:即子思,孔子的学生。

闾巷人:即平民百姓。

怀:怀抱。

独行:特异之行,不同凡俗的操节。

空室:室内空空,极言贫穷。

蓬户:蓬蒿所编成的门,极言家贫。按《庄子·让王》记原宪之贫穷曰:「原宪居鲁,环堵之宫,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絃歌。」

褐衣:粗布上衣。

疏食:粗糙低劣的饭食。

厌:通「餍」,足。

志:怀念。

轨:车轨。「不轨」犹言「不合」。

正义:指当时的道德准则和法律。

果:坚定而不动摇。

矜:自我夸耀。

伐:夸耀。

多:称赞。

缓急:复词偏义,急迫。

窘:困迫。

井廪:水井和仓廪。按《孟子·万章》及本书卷《五章本纪》皆言舜未称帝时,多次遭其父与弟的迫害,舜修仓廪,其父瞽瞍撤梯烧仓,欲将他烧死。后又让舜淘井,舜入井其父与弟象把井填死,欲活埋舜。但舜大难不死,皆逃脱。

伊尹:商汤贤臣。

负:背。

鼎:古炊具,如今之饭锅。

俎(zǔ):切肉的案板。按《孟子·万章》与本书卷三《殷本纪》说:伊尹曾寻机当了商汤的厨师,以烹调之理暗示为政之理,深得汤的赏识,被重用,建立大功。

傅险:又作「傅岩」,地名。据卷三《殷本纪》记载,傅说本为在傅岩服苦役的犯人,后被武丁发现,委以重任,使商代大治。参见《吕氏春秋·求人》

棘津:古代河水名。据《正义》引《尉缭子》说,薑尚年七十还未得志,只能在棘津做贩卖饮食的小贩。其人其事详见卷三十《齐太公世家》。

夷吾:即管仲。

桎梏(zhì gù):古代刑具,即脚镣与手铐。卷六十二《管晏列传》记载,管仲原为公子纠之臣,公子纠在与公子小白(桓公)争君位的斗争中失败,逃往鲁国,桓公让鲁杀公子纠,将管仲缚押至齐。「桎梏」云青,当指此事。

百里:即百里奚。

饭牛:喂牛。按《孟子·万章》、《管子·小问》、《盐铁论》等书皆言百里奚早年曾自卖为奴,替人喂牛,寻找机会,取得秦穆公的信任。

仲尼:即孔子。据卷四十七《孔子世家》云,孔子周游列国,从卫国到陈国,路过卫国的匡地时,匡人见他貌似匡人憎恨的阳虎,便将他围困起来,几乎把他害死。

畏:在这里有拘囚的意思。按《荀子·赋篇》有「孔子拘匡」之句

菜色陈蔡:按据卷四十七《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周游列国,路过陈、蔡两国,途中无粮可吃,被饿得面黄肌瘦。菜色,指饥饿的容颜;陈蔡,陈国和蔡国。

犹然:尚且。

菑:同「灾」。

鄙人:指普通的平民百姓。鄙,浅陋。

飨:享受。

伯夷:殷末名士。据卷六十一《伯夷列传》记载,他认为周武王伐纣是以暴易暴,故反对周伐纣,隐居在首阳山。周建立后,认为吃周的粮食是可耻的,故饿死于首阳山。

丑:认为可耻。

文武:指周文王与周武王。

不以:不因为。

贬王:损害王者的声誉。

暴戾:凶暴残忍。

诵义:称赞道义。

窃钩者:窃取衣带钩的人。此指小偷。按以下三句出自《庄子·胠箧》篇。窃国者:指最高统治者。

拘学:抱着一得之见,或拘守偏面理论而固步自封的学者。

或:有的。

咫尺之义:狭隘的道理。咫,八寸,此喻陕小。

卑论:低下的论点。

侪(chái)俗:迁就世俗之人。侪,等、齐。

与世浮沉:随世俗而沉浮,即随波逐流之意。

布衣:平民百姓。

设:大。此指重视,看重。

取予:从别人那里取得,或给予别人。此指符合道义的取予。

然诺:应允。

诵:通「庸」,从也。

委命:托身。

贤豪间者:贤人和豪侠中间的人物。间,中间。

邪:同「耶」。

乡曲:乡间、民间。「乡曲之侠」当指民间的游侠。

予:通「与」,同。

效功:比较功业。效,通「校」。比较。

要:总之。

功见(xiàn):事功显现出来,意谓事情办成了。见,同「现」。

靡:无,不。

延陵:春秋时代吴国公子季札,被封于延陵,故称延陵季子。他出使中原路过徐国时,徐君颇爱其剑,他心有赠送之意,未曾说出。待他回返时,知徐君已死,于是便将其剑挂于徐君墓地树上,以示重言诺之意。(见《新序·节士》)不过延陵季子为春秋时人,文中不当言「近世」。又后文并末言及延陵季子事,只说战国四公子事,故清人梁玉绳《史记志疑》、崔适《史记探源》等皆疑「延陵」二字为衍文,可信。

孟尝、春申、平原、信陵:此四人是战国时代以养士闻名的好侠之士,《史记》皆有传,分别见卷七十五、卷七十八、卷七十六、卷七十七。孟尝,即齐国孟尝君田文;春申,即楚国春申君黄歇;平原,即赵国平原君赵胜;信陵,即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

藉:依靠。

土:指封地。

疾:声音洪亮。

激:激荡。

砥名:砥砺名节,提高名声。

施(yì):延。

排摈:排斥、抛弃。

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皆汉代侠士,见下文。

扞(hàn):违。

文罔:通「文网」,法律禁令。

朋党宗强:结成帮派的豪强。

比周:互相勾结。比,近。周,合。

设财役贫:依仗自己的财富役使穷人。

凌:侵犯。

恣:放纵。

猥:谬,错误。

鲁:指汉代封国名。

用:因。

藏活:藏匿而使其活命。

庸人:普通人。

伐:自夸。

歆:欣喜,自我欣赏。

德:恩惠。

尝施:曾经施舍。

振:通「赈」,救济。

赡:足。

完采:完整的花纹。

軥(qú):车辕前端驾于马脖子上的弯曲横木。「軥牛」犹言用牛驾车。

趋:奔走。

急:危难。

阴脱:暗中使其摆脱。季布原为项羽的将领,项羽失败后,逃到濮阳隐藏在周家。后来刘邦悬赏捉拿他,周氏无奈将季布转到朱家那里。朱家通过汝阴侯夏侯婴劝说刘邦,赦免了季布,并重用他为中郎将等职。此处「阴脱」即指上述事实。见卷一百《季布栾布列传》。

延颈:伸长脖子。此指急于相见、相交。

父事:像对待父亲一样服侍他。

周人:指洛阳人。

商贾:做买卖。

资:生活的资本。

任侠:讲义气,抱打不平。

显:显扬。

吴、楚反:指吴、楚七国之乱。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楚国、赵国、济南、胶东、菑川六国诸侯王反叛中央,被太尉周亚夫率军平定。详见卷一百六《吴王濞列传》。

条侯:即周亚夫。

传车:驿站所用的车驾。

河南:汉朝郡名,此指洛阳。

宰相:指周亚夫。亚夫为太尉,相当于副宰相。

敌国:与一个国家相匹敌。此极言剧孟地位的重要。

行:行为。

大类:很像。

博:指六博棋,古代一种棋类游戏。

戏:游戏。

千乘:千辆。古代一车四马谓之「乘」。

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在汉代一斤或一镒黄金称一金。

称:称颂。

诸白:诸位姓白的。

相人:给人相面。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及卷四十九《外戚世家》分别载许负给周亚夫和薄姬等相面之事。

孝文:汉文帝。

阴贼:内心阴险狠毒。

慨:愤慨。

不快意:不满意。

身所杀:亲自所杀。

借:助。

交:指朋友。

命:指亡命。

作奸:干坏事。

剽攻:抢劫。

休:止。

掘冢:盗掘坟墓。

适:遇到。

天幸:上下保佑。

若:或。

更:改。

折节:改变操行。

俭:通「检」,检束,检点。

薄望:怨恨小。

振:救。

著:附着。

卒:通「猝」,突然。

睚眦(zì):怒目而视。

负:依仗。

嚼:通「釂」,干杯。

不任:不胜任。此指酒量不行。

贼不得:抓不到杀人者。

微知:暗中探知。

不直:理曲。

去:放走。

多:称赞。

箕倨:岔开两腿坐着,像簸箕之状,是一种无礼不恭敬的表现。倨,通「踞」。

居邑屋:在家乡居住。

邑屋:乡里。

见:被。

阴:暗中。属:同「嘱」。

急:关心。

践更:按汉代法律,在籍男丁每年在地方服役一个月,称为卒更。贫苦者想得到雇更钱的,可由当出丁者出钱,每月二千钱,称践更。

脱:免。

数过:犹言多次轮到。

肉袒: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

居间:从中间调解。

客:这里指门客。

曲听:委屈心意而听从,以示对劝说人的尊重。

幸:谦词,使我感到荣幸。

他县:别的县。郭解是轵人,对洛阳而言,是外县之人。

权:权力,实指声望。

且:暂时。

无用:不便听我的话。

执:谨守。

县廷:县衙门。

之:前往。

出:得到解决。

厌:通「餍」,满足。

严重:尊重。

为用:替他出力。

过:拜访。

客:指郭解的门客。

舍养:供养在自家房舍之中。

徙:迁移。

茂陵:汉武帝的陵墓。按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为扩充新修的茂陵的居民人数,「内实京师,外销奸滑」,迁移全国家财在三百万以上的人家到茂陵居住;至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又迁郡国富豪人家到茂陵居住。郭解就在这时迁居茂陵。

訾:通「资」,钱财。

卫将军:指卫青。

为言:替他谈话。

权:权力。

举:检举。

交欢:结为友好朋友。

已:不久。

阙下:宫阙之下。

亡:逃跑。

籍少公:人名,姓籍,名少公。

冒:冒昧。此指冒然相见。

因:顺便。

迹:追踪而来。

口绝:灭口。

穷治:深究其事,追问到底。

当:判处。

族:灭族。

敖:通「傲」,傲慢无礼。

卤公儒:《汉书》写作「鲁公儒」。

儿长卿:又作「倪长卿」。

逡逡:谦虚退让的样子。

乡:通「向」,从前。

不足采:不值得采取。

既:尽。

于戏:通「呜呼」。表感叹。

评析

《游侠列传》是《史记》名篇之一,记述了汉代著名侠士朱家、剧孟和郭解的史实。司马迁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侠客,充分地肯定了「布衣之侠」、「乡曲之侠」、「闾巷之侠」,赞扬了他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不矜其能,不伐其德」等高贵品德。

这些被班固视为「罪已不容于诛」(《汉书·游侠传》)的社会底层的人们,在司马迁的笔下却成为倾倒天下大众的英雄,并对他们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对迫害他们的人表示极大愤慨,揭示了汉朝法律的虚伪和不公正的本质。当然,作者对那些被视为「朱家之羞」的「盗跖居民间者」式的豪侠却加以否定和鞭挞。同时作者借儒形侠,又写公孙弘等的诛侠之举,委婉地表现了作者对此类儒者的愤激之情,「真极用意文字」(姚苎田《史记精华录》),难怪正统的封建史学家班固称此文是「退处士而进奸雄」(《汉书·游侠传》)。

此文不但善于叙事,且叙事与议论相结合,行文中「咨嗟慷慨,感叹宛转」(《史记评林》引董份语),处处倾泻「愤激」「不平之气」(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且层层回环,步步转折,曲尽其妙,真「百代之绝」(董份语)。文章结构严谨有序,前有叙论,为一篇之纲,后分叙诸侠之事,为叙论作注脚,「太史公曰」总一篇之旨,明作者之情,前后辉映,「篇章之妙,此又一奇也」(吴见思《史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