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的学问,只有夜航船时最难应对。一般粗野鄙俗之人,他们的学问都是提前准备好的,比如说瀛洲的十八位学士,云台的二十八位武将这样的问题,(如果有人)将这些人的姓名说错一点儿,(那么众人)就都会掩嘴偷笑。不知道十八位学士和二十八位武将,即使忘记了他们的姓名,对于学问、文章词句和内容的条理也实在是没有什么妨碍呀。但(人们)反倒说错漏掉一个人的名姓,就没有比这更可耻的事情了。所以说在道路上传说的事情,只要在口头上能分辨出数十个名姓,就可称为是博学的才子了。我由此想到我们浙江绍兴,馀姚县有这样的风俗,年轻人没有不读书的,待到二十岁尚且还没有取得成就的人,就改学手艺。所以所有的工艺制造这样低贱的行业中的人,全部熟透了《性理》《纲鉴》。偶然问到其中的一件事,那么人名、官爵、年号、地点,他们都会一一列举出来,并且未曾出现一点差错。他们的学问真富有啊,简直可以算是两只脚的书橱,然后知道这些对文章的词句、内容的条理和校正并没有益处,这样便和那些不识字的人没有任何区别了。有人说:“真像你说的那样,那么古人的姓名全都不用记忆了吧。”我说:“不是这样的。不关乎文章条理的姓名,不记没有什么妨碍,比如说八元、八恺、八厨、八俊、八顾、八及这类姓名就是这样的。有关于文章条理的姓名,不能不记,如四岳、三老、臧、谷、徐夫人这样的。”
过去,有一个僧人,和一个读书人一同住宿在夜航船上。读书人的高谈阔论,使僧人既敬畏又害怕,缩着脚睡了。僧人听他的话中有疏漏的地方,于是就说:“请问你,澹台灭明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读书人说:“是两个人。”僧人又问:“这样的话,尧舜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读书人答:“当然是一个人了。”僧人笑了笑说到:“这样说起来的话,还是让小僧伸伸脚吧。”我所记载的,都是眼前非常肤浅的事情,我们姑且把它记下,只是不要让僧人伸脚罢了。于是便把这本书命名为《夜航船》。
夜航船:旧时江南地区用于装载客物而于夜间航行的船。这里指张岱编写的小型百科全书。该书提名为《夜航船》。
瀛洲十八学士:唐高祖武德四年,秦王李世民留意文治,在宫城西开文学馆,招揽贤才,被选中的十八位学士称为“登瀛州”。
云台二十八将:东汉明帝永平三年,因追念前世功臣,图画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
八越:浙江绍兴古称,绍兴八县,即山阴、会稽、萧山、诸暨、馀姚、上虞、嵊县、新昌。
性理:即《性理大全》,明初胡广等人奉命编撰,是一部宋人理学汇编。
纲鉴:明清人采仿朱熹《通鉴纲目》体例编写的历代编年史书。
两脚书厨:比喻读书记诵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八元:指伯奋、仲堪等古代传说中的八位才子。
八恺:苍舒、叔达等古代传说中的八位才子。
厨:即“八厨”,指度尚、张邈等能散财救人的八个人。
俊:即“八俊”,以李膺、荀昱等敢于反对宦官专权又有才能名望的八个人。
顾:指郭林宗、宗慈等能以自己德行影响他人的八个人。
及:即“八即“,指张俭等能引导人的八个人。
臧、谷:《庄子·骈拇》:“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䇲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澹台灭明:复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春秋时人,孔子弟子。
古剑:张岱祖籍剑州,因此常自称为“古剑”。
陶庵:张岱,号陶庵。
张岱的《夜航船》一书,杂采经史子集各种资料,上至天文,下到地理,从礼乐文学、方术技艺、考古人物、三教九流到政治人事、典章沿革等无所不包,共计二十个大类,一百三十个子目,真可谓是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在这本书的序文中,作者首先批判了当时那种不切实际的无用之学,提倡“有关文理”的记取,最后辨证地阐明了编撰此书的目的。
序文开篇便点明了写作背景。“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盖村夫俗子,其学问皆预先备办”,如“瀛洲十八学士”“云台二十八将”之类的问题,必须逐一指出准确名姓。如果“稍差其姓名,辄掩口笑之”,或者只错落一个人,便被人认为是最可耻的事情,会被人们传为笑柄。面对世人的这种学习风气,作者指出失记其姓名,实无害于学问文理”。即使将这些姓名烂熟,也无关于文理考据,无非是个“两脚书厨”罢了。紧接着作者进一步提出应对有关文理的知识认真记取,学问的识记重在“学以致用”的观点。末段作者通过讲述一僧和一士夜航船中的故事,形象地表明有些关于文理方面的知识我们是需要记取的。
这篇序文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寥寥数语,便点明书旨。语言精辟,但又不乏诙谐幽默,妙趣横生,让人们在发出会心微笑的同时,深刻领悟到作者提出的做学问之真谛,使读者获益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