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造箭的人难道比造铠甲的人本性残忍吗?造箭的人唯恐不能伤害人,造铠甲的人唯恐伤害人。巫医和木匠也是这样。所以选择职业不可不慎重。孔子说:‘和仁人处邻里是最好的。自己选择而不自处于仁,怎能说是明智的?’仁哪,是天设的最尊贵的爵位,是人最安稳的宅居。没有人能阻挡,这样还不仁,这就是不智了。不仁、不智,无礼、无义,是要被他人所奴役的。被人奴役却耻于服役,就好比造弓的人却耻于造弓,造箭的人却耻于造箭。如果确实以为耻辱,不如实行仁。实行仁,就好比射箭,射箭的人先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才发射;发射而没有射中,不埋怨胜过自己的人,只要反过来找自己的问题就行了。”
矢人:做箭的人。函人:造铠甲的人。函,铠甲。
巫:指巫医。匠:指制造棺椁的木匠。
引文见《论语·里仁》。:
莫之御而不仁:没人阻拦你却不仁。
由:通“犹”。
造箭的“矢人”惟恐箭不伤人,造铠甲的“函人”惟恐刀箭伤人;看病的巫医惟恐病人不好,做棺材的木匠却惟恐病人不死。而当时那些鼓捣合纵连横之术的“纵横家”,就像那些造箭的“矢人”和做棺材的木匠一样。孟子这段话应有所指,非仅泛泛而论。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是矢人之心,本非不如函人之仁也。巫者为人祈祝,利人之生。匠者作为棺椁,利人之死。”
“里有仁厚之俗者,犹以为美。人择所以自处而不于仁,安得为智乎?此孔子之言也。仁、义、礼、智,皆天所与之良贵。而仁者天地生物之心,得之最先,而兼统四者,所谓元者善之长也,故曰尊爵。在人则为本心全体之德,有天理自然之安,无人欲陷溺之危。人当常在其中,而不可须臾离者也,故曰安宅。此又孟子释孔子之意,以为仁道之大如此,而自不为之,岂非不智之甚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