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人背叛齐国。齐王说:“我对孟子感到很惭愧。”
陈贾说:“大王不必忧虑。大王自以为和周公相比,谁更仁爱而明智?”
王说:“哪里!这是什么话呢!”
陈贾说:“周公让管叔监督殷国,管叔却凭借殷国发动叛乱,如果知道他要叛乱而让他去,这是不仁,如果不知道他要叛乱而让他去,这是不智。仁和智,周公尚且不能完全做到,何况大王呢?请让我见孟子并向他解释。”
陈贾见了孟子,问道:“周公是什么人呢?”
孟子说:“古代圣人。”
陈贾说:“他让管叔监督殷国,管叔却凭借殷国发动叛乱,有这事吗?”
孟子说:“有。”
陈贾说:“周公是知道他要叛乱而让他去的吗?”
孟子说:“他不知道。”
陈贾说:“那么圣人也会有过错吗?”
孟子说:“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哥哥。周公犯这个错误,不是很自然吗?况且古时候的君子,犯了错误就改正,现在的君子,犯了错误却将错就错。古时候的君子,他的错误呢,就像日食和月食一般,老百姓都看得见;等他改正了,老百姓都抬头仰望着他们。现在的君子,不但将错就错,还接着编一套说辞文过饰非。”
畔:通“叛”,背叛。齐国吞并燕国后,燕人另立太子平为燕王,不肯归附于齐,这在齐宣王而言便是背叛。
陈贾:齐国大夫。
周公使管叔监殷:武王克商后,立纣的儿子武庚治理商地,派管叔、蔡叔等监督。管叔,名鲜,武王之弟,周公之兄。
管叔以殷畔: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管叔与武庚发动叛乱,周公前住讨伐,杀武庚、管叔。
齐宣王派兵伐燕平乱,大概是宣王故意让齐军将帅纵兵掳掠,意在亡燕,使这场正义的战争变成了侵略战争。燕人反叛,诸侯谋伐齐救燕,并大败齐国。宣王感到很惭愧,后悔未听孟子之言。齐国大臣陈贾劝解宣王说,大圣人周公也犯过类似的错误,他派管叔监督殷遗民,管叔却率殷民造反。
孟子指出,古代的君子“过则改之”,犯了过错就改正,因而受到百姓的景仰;而如今的君子不仅“过则顺之”,将错就错,还为过错编造种种借口。
“更之则无损于明,故民仰之。顺而为之辞,则其过愈深矣。责贾不能勉其君以迁善改过,而教之以遂非文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