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霄问道:“古代的君子做官吗?”
孟子说:“做官。《传》说:‘孔子三个月没有君主任用他,就会忧心忡忡而不安,离开一个国家一定带着备用的(去下一个国家)见面礼。’公明仪说:‘古代的人,三个月没有君主任用,就要去安慰他。’”
(周霄说:)“三个月没有被君主任用,就要去安慰,(这)不是求官太迫切了吗?”
孟子说:“士人失去官位,就好比诸侯失掉了国家。《礼》说:‘诸侯亲自耕种藉田,来供给祭品;夫人亲自养蚕缫丝,来供给祭服。牲畜不肥壮,谷物不干净,祭服不具备,就不敢祭祀。士如果没有田地,那也不能祭祀。’牲畜、祭器、祭服不具备,不敢祭祀,那也就不敢办宴会,这还不该去安慰他吗?”
(周霄说:)“离开一个国家一定带着备用的见面礼,这又是为什么?”
孟子说:“士人做官,就好比农夫耕田;农夫难道因为离开一个国家就扔掉他的农具(耒和耜)吗?”
周霄说:“魏国也是一个有官可做的国家,我却不曾听说做官要这么着急的。做官既然是这么急迫的事,君子却不轻易做官,为什么?”
孟子说:“男孩子,一出生,(父母)便希望为他找到妻室,女孩子,一出生,(父母)便希望为她找到婆家,父母亲的这种心情,人人都有。但是,如果没有父母的命令、媒人的言语,就钻墙洞、扒墙缝互相窥视,爬墙相会,那么,父母和其他人就都会看不起他。古代的人不是不想做官,但又厌恶不从正道找官做。不从正道去做官的,跟钻墙洞、扒墙缝是一样的。”
周霄:魏国人。
皇皇:形容心不安的样子。质:通“贽”,指见面礼。
助:即“藉”,指藉田,天子和诸侯都有藉田,天子千亩,诸侯百亩。粢(zī)盛(chéng):祭品,指盛在祭器里的黍稷。
夫人:指诸侯的正妻。缫(sāo):抽茧出丝。
牺牲:为祭祀所杀的牲畜。
晋国:指魏国。战国时韩、赵、魏三国,系由晋国分出,称为“三晋”,故魏国自称为晋。
本章论君子出仕之道。孟子认为,古来君子皆欲求仕,就像男子要娶妻,女子要出嫁一样,十分自然。但是,如出仕“不由其道”,就像男女“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自相媾和一样,君子再想出仕,也不会去这么做。道理就是,做什么都要光明正大去做。
“霄意以孟子不见诸侯为难仕,故先问古之君子仕否,然后言此以风切之也。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妁,亦媒也。言为父母者,非不愿其男女之有室家,而亦恶其不由道。盖君子虽不洁身以乱伦,而亦不殉利而忘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