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八卷·离娄下·第十四节
[周朝] 孟子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译文

孟子说:“君子依循正确的方法获得高深的造诣,就是要能自觉地有所得。自觉地有所得,就能牢固地掌握它而不动摇,就能积蓄深厚(知识);积蓄深厚(知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所以君子希望能自觉地有所得。”

注释

资:凭借。

左右逢其原:原,同“源”,水源。意思是学问的功夫深,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比喻处事行文,得心应手。

赏析

本章论治学之法。

孟子认为,君子深造的目的在于自得。自觉地有所得,就掌握得牢固;掌握得牢固,资质学问就深;学问资质深厚,用起来就左右逢源。所以,君子要自觉地学习。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欲其自得之”是内功,是“为己”,反之则是为人。

在孟子看来,“自得”与“他得”(灌输)效果是完全不同的。一个人要有大学问,非“自得”不可。

“言君子务于深造而必以其道者,欲其有所持循,以俟夫默识心通,自然而得之于己也。自得于己,则所以处之者安固而不摇;处之安固,则所借者深远而无尽;所借者深,则日用之闲取之至近,无所往而不值其所资之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