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八卷·离娄下·第二十节
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孟子说:“禹厌恶美酒而喜爱有道理的话。汤坚守中庸之道,选拔贤人却都不照死规矩办。文王对待老百姓就像对待受伤的人(总是同情抚慰),渴望真理就像从未见过一样。武王不轻侮近臣,也不遗忘远方的贤人。周公想要兼学夏、商、周三代的王,来实践禹、汤、文王、武王所行的勋业,自己的言行有与他们不符合的,就仰头考虑,白天想不好,晚上接着想;侥幸想出了结果,就坐着等待天亮去付诸实施。”
旨酒:美酒。
执中:守中庸之道。方:类,常规。
而(rú):通“如”。
泄(xiè):通“媟”,狎,轻侮。迩:近,指朝臣。远:指远方的贤士。
三王:指夏、商、周三代贤王。四事:前述禹、汤、文王、武王四人的事迹。
本章论为君之道,当学先王。
学习先王的经验当然有理,但后世会出现无数的新情况,如不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怎能治理天下?
可见孟子思想,多有守旧、迂腐之处。
“此承上章言舜,因历叙群圣以继之;而各举其一事,以见其忧勤惕厉之意。盖天理之所以常存,而人心之所以不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