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十二卷·告子下·第十一节
[周朝] 孟子
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译文

白圭说:“我治理水患比大禹强。”

孟子说:“你错了。夏禹治理水患,是顺应水的本性而行,因此夏禹是使水流入四海。如今你治理水患是使水流到邻国那里去。水逆流行进叫做洚水。洚水,就是洪水,是仁人最厌恶的。你错了。”

注释

壑:本指沟壑。文中指承受水患的地方。

水逆行:指下流壅塞,水倒流。洚(jiàng)水:大水泛滥。

赏析

本章承上章继续写孟子与白圭对话。

白圭说,我治水比大禹强。

孟子说,你错了。大禹治水,顺应往下流的本性,以四海为沟壑,为天下治水。你治水却以邻国为沟壑,让邻国成为水乡泽国,损人利己,是仁者厌恶的行为。

这种把灾祸转嫁给别人,却自鸣得意的做法,当然是应该批评的。

“水逆行者,下流壅塞,故水逆流,今乃壅水以害人,则与洪水之灾无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