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十三卷·尽心上·第四节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说:“天地万物的根本原理都具备于我的本心之中了。反省自身发现自己是诚实的,这是最大的快乐。勉励自己依从推己及人的恕道行事,这是最近的求仁之路了。”
本章实际上论仁。
孔子说“仁者,爱人”,这是积极的说法。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的说法,也就是“恕”,可见“恕”也是“仁”。
孟子的“诚恕”的观点,与孔子的“仁恕”的观点是相通的。孟子认为,天地万物的根本原理都具备于我的本心之中,也就是良知。所谓凭良心行事,便能胸怀坦荡,无所牵挂。
“此言理之本然也。大则君臣父子,小则事物细微,其当然之理,无一不具于性分之内也。”
“反身而诚则仁矣,其有未诚,则是犹有私意之隔,而理未纯也。故当凡事勉强,推己及人,庶几心公理得而仁不远也。此章言万物之理具于吾身,体之而实,则道在我而乐有馀;行之以恕,则私不容而仁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