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十三卷·尽心上·第五节
[周朝] 孟子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译文

孟子说:“做了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习以为常却不知其所以然。终生都顺着这条道走,却不知道这是条什么道,在人群中这种人占多数。”

注释

著:彻底明白。

赏析

本章讲人要活明白,要有终身之志。

但是芸芸众生却常常是老这么做而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做,习惯了而不知其所以然,终身都走这条路而不知这是条什么路,这样的人,就是活得稀里糊涂的普通人。在黑格尔哲学中,这样的人是处于“自在”状态的人,尚没有达到“自为”的程度。所谓“自在”状态,就是缺乏“自觉”的主体意识,不能自己认识自己。所谓“自为”,就是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做一件事,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在生活中不断反省,认识自己。

孟子一生,坎坎坷坷,曲曲折折,但他始终为了一个目标,就是实行仁政,可称得上是一个“自为”的人。

“言方行之而不能明其所当然,既习矣而犹不识其所以然,所以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