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十三卷·尽心上·第七节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行巧诈之事的人没有地方用得着羞耻之心。不把赶不上别人看作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本章仍论人当有羞耻之心。
机变:巧诈。
孟子这段话并非空泛的议论,而是有感而发。春秋时代,国与国,人与人,人们说话还算数,就是打仗,也是排好阵势,然后开打的。战国时代,一切都变了,人们说话不算数,一切都耍奸诈,讲权谋。所以孟子说,那些专干奸诈之事的人,那是没什么地方用得着羞耻之心的。
“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存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为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