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十三卷·尽心上·第十五节
[周朝] 孟子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译文

孟子说:“人不用学习就能做到的,那是良能;不用思考就能知道的,那是良知。两三岁的小孩没有不知道爱他父母的,等到他长大以后,没有不知道尊敬兄长的。亲爱父母就是仁;尊敬兄长就是义;这没有别的原因,这是由于仁义可以通行天下。”

赏析

本章论性善。

孟子认为,人有不学而能的“良能”,不虑而知的“良知”,也有与生俱来的“仁义”,他讲的“良能”“良知”,应指人的本能,他用这样的办法来论证“仁义”与本能一样,都是人类的天良。

应该说,儒者主张人性向善,主张仁爱礼让也是很有吸引力的。至于孟子所说的良能良知是否存在,那就只有各人扪心自问,体察自身,从而做出各自的回答了。

“亲亲敬长,虽一人之私,然达之天下无不同者,所以为仁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