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十三卷·尽心上·第十八节
[周朝] 孟子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译文

孟子说:“人之所以能够拥有德行、智慧、技艺、知识,常常是由于灾患的缘故。只有那些孤立无援的大臣、地位卑贱的庶子,他们操心劳神总是不得安宁,忧虑灾患更深,所以通达事理。”

注释

疢(chèn)疾:疾病,这里可理解为灾难。

孽子:即庶子。古代一夫多妻,不是嫡妻所生的孩子,称为庶子。危:不安。

赏析

本章与上卷第五章意思相近,论人之德识才学往往来自忧患,亦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意。

“孤臣,远臣;孽子,庶子,皆不得于君亲,而常有疢疾者也。达,谓达于事理,即所谓德慧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