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十三卷·尽心上·第十九节
[周朝] 孟子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译文

孟子说:“有侍奉君主的人,把侍奉某个君主当作快乐;有安定国家的臣子,把安定国家当作快乐;有天民,就是那些先使大道通行于天下,然后再去实行的人;有大人,就是那些使自身端正,外物便随之端正的人。”

赏析

本章讲了四种人:一是侍奉君主而讨君主欢心的人,这样的人实际上只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二是以安定国家为高兴的人,他们是社稷之臣;三是“天民”,他们是只要道可行天下,便去推行的人,他们应该是那些虽不在位,但却心存仁道,以“兼善天下”为己任的圣人;四是“大人”,他们是那些已经在位的圣人,他们治理天下,总是通过修身养性开始,通过正己来正人,从而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孟子一生,大概应该算“天民”,与孔子一样。他们都曾多次说过这类话:天不欲平治天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此章言人品不同,略有四等。容悦佞臣不足言。安社稷则忠矣,然犹一国之士也。天民则非一国之士矣,然犹有意也。无意无必,惟其所在而物无不化,惟圣者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