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十三卷·尽心上·第三十七节
[周朝] 孟子
孟子曰:“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
译文

孟子说:“只给吃的而不爱护,等于在养猪;爱护却不敬重,等于在畜养牲畜。恭敬之心,应该是在进出礼物之前就有的。只有表面的恭敬,而并非实心实意,君子便不可以被虚假的礼节所束缚。”

注释

币:古代以束帛为祭祀或馈赠的礼物,叫做“币”。后来称其他聘享的礼物,如车、马、玉等也叫“币”。将:送。

赏析

本章论君主养士重在有“恭敬”的真心实意。

《孟子》一书,相邻诸章常有内在逻辑联系。本卷三十六至三十九章,似皆作于威王新丧,宣王守孝,孟子新到齐国时,或许本章是孟子对宣王说的话。

孟子说,君主养士只是养活他而不爱他,等于养猪;只爱他而不敬他,等于养牲口。恭敬的心,是要在送礼之前就有的。但如果只是表面恭敬而并无真心实意,那么君子就不会被这种虚假的恭敬所留住,他就会离你而去了。

另外,“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这两句话,对于我们在奉养老人时具有特别的警醒作用,它的重要启示就是对父母的态度问题,也就是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