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十三卷·尽心上·第四十二节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孟子说:“天下政治清明,就终身行道;天下统治黑暗,就为道献身;还没听说过牺牲道来迎合人的。”
天下清明,君子就会得志,君子出仕,那么“道”就会得到实行;天下黑暗,君子归隐,就会以身守“道”,甚至不惜为“道”而死。
当然,从更深层次的意思来理解,“无道则隐”“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和“穷则独善其身”也可以说得上是“以身殉道”的表现,因为这样做是为了“道”而舍弃了自身的所谓“前程”,只不过没有舍弃生命罢了。
“殉,如殉葬之殉,以死随物之名也。身出则道在必行,道屈则身在必退,以死相从而不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