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十四卷·尽心下·第十一节
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
孟子说:“喜好名声的人能够谦让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如果他本不是能够轻视富贵之人,即使让出一筐饭、一碗汤,他都会流露出不悦的神情。”
千乘之国,大国也,将其君位让给别人,有矫情干誉之嫌。如果他本不是能够轻视富贵之人,即使让出一筐饭、一碗汤,出让者的不情不愿也会表现在脸上。如果他不是能够轻视富贵的人,往往会在小的得失上不觉真情流露。所以,“观人不于其所勉,而于其所忽”。
当然,把君位让给别人,并非完全是假设。孟子多次讲到孤竹国的伯夷、叔齐,二人就都不愿作国君;吴王太伯为让君王到了江南的吴国;就是孟子那时,燕王姬哙也把君位让给了国相。
“好名之人,矫情干誉,是以能让千乘之国;然若本非能轻富贵之人,则于得失之小者,反不觉其真情之发见矣。盖观人不于其所勉,而于其所忽,然后可以见其所安之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