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十四卷·尽心下·第三十三节
孟子曰:“尧舜,性者也;汤武,反之也。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哭死而哀,非为生者也;经德不回,非以干禄也;言语必信,非以正行也。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
孟子说:“尧、舜的仁德是天性;商汤和周武王的仁德是经过修身而回复到天性。举止仪容无不合于礼,这是德行深厚到了极点。哭死者而悲哀,不是为了给活人看的;依据道德而行,不去违礼,不是为了谋求官职。言语一定要真实,不是为了让人知道行为端正。君子按法度做事,去等待命运的安排罢了。”
经德不回:遵循道德而行,不致违礼;回,同“违”。干禄:求官。禄,官吏的俸禄。
行法:依法而行。
本章与卷十三第三十章一样,认为尧舜是天生的仁德之人,商汤和周武王是通过后天的修养而返归于仁德的圣人。四位圣人最伟大的东西是什么呢?是仁,不是礼,礼的核心是仁。
孟子说,圣人的动作、容貌、一举手一投足之所以都合乎礼,那是因为他们的仁德到了极致。他们依德而行,不违礼法,并不是为求得爵禄;他们说话一定信实,不是为让人家说他行为端正。四位圣人都是至仁之人,都很幸运地成了天子,因此把仁推广到四海。
而孟子也是至仁之人,现已垂垂老矣,恐怕命运不会关照他了,所以他自我宽慰说,唉,君子按法度做事,至于结果如何,就只有等待命运的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