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桐
[宋代]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陵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斲五弦琴。
译文

梧桐树天生就能长得茂盛繁密,岿然屹立,拔地高达几百寻。接近了云霄,也不屈服,这是由于深深扎根大地的缘故。岁月越久根越壮实,太阳越炽烈叶子越浓密。清明盛世,也想著解决民间疾苦(象帝舜抚琴唱的那样),愿被砍伐制作成五弦琴。

注释

天质:天生的性质。

森森:树木茂盛繁密貌。

寻:古代度量单位,八尺为一寻。

陵霄:形容桐树长得高,接近了云霄。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愠:疾苦、怨愤。

斲(zhuó):古同「斫」,本义斧刃,引申为用刀、斧等砍劈。

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著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评析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拔地几百寻的孤桐,之所以岿然屹立,高干淩霄,是因为它「得地本虚心」,善于从大地汲取养分和力量。如果离开大地,它一刻也活不下去,更别想「孤高几百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