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墙欲高行
[三国] 曹植
龙欲升天须浮云,人之仕进待中人。
众口可以铄金,谗言三至,慈母不亲。
愦愦俗间,不辨伪真。
愿欲披心自说陈,君门以九重,道远河无津。
注释

当:代、模拟。

须:凭借。

仕进:入仕做官。

中人:君王左右贵幸之人。

铄(shuò):销融。《楚辞·九章·惜诵》:“故众口其铄金兮。”

慈母不亲:借用曾参的典故。《史记·甘茂列传》:“鲁人有与曾参同姓名者杀人,人告其母曰‘曾参杀人’,其母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又一人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投杼下机,逾墙而走。”

愦愦:糊涂。

披心:剖析内心。

九重:宋玉《九辩》:“君之门以九重。”指国君的宫门深邃幽远。

津:渡口,此指渡船或桥梁。

赏析

清人朱乾解此诗云:“《春秋》传:‘人之有墙,以蔽恶也’今以蔽明,喻君门九重,不得自由也。”所言极是。《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松之注引《魏略》:“是时伪言,云帝已崩,从驾群臣迎立雍丘王植。京师自卞太后群公皆惧。及帝还,皆私查颜色。卞太后悲喜,欲推始言者,帝曰:‘天下皆言,将何所推?’”诗道出了“众口铄金”、谣言杀人的感慨。三至五句用典,言谗言可畏。末三句写诗人遭谗而不能辩白的无奈与愤懑。全诗将愤激难平而又无奈的情绪表现得极为真实。

评析

这首诗约作于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是时,魏明帝曹叡行幸长安,洛阳出现了曹叡驾崩、群臣拥立曹植为帝的谣传(《魏略》曰:是时讹言,云帝已崩,从驾群臣迎立雍丘王植。京师自卞太后群公尽惧。及帝还,皆私察颜色。卞太后悲喜,欲推始言者。帝曰:“天下皆言,将何所推?”)。为了辩白,曹植写下了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