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五年十月中旬,半夜的时候,屋外有大声叫喊着送书信的人,我说:“一定有特别的情况,快拿灯火来!”等到打开信件,果然装有集贤学士沈子明先生的一封信,上面写道:“我去世的好友李贺,在元和年间,和我友爱十分深厚,从早到晚在一起生活居住,喝酒吃饭。李贺将死的时候,曾把生平所写的诗歌交付给我,分为四编,总共二百三十三首。几年来我四处辗转颠沛,确实以为诗集已经失去了;今晚酒醉醒后,不再能够入睡,就阅读整理箱子书册,忽然找到李贺生前交给我的诗歌。追思往事,一切与李贺一起交谈、一起玩耍游玩,每一个地方、每一个景象、每天每夜,每一次饮酒、每一次吃饭,清清楚楚的样子没有丝毫的遗忘舍弃的,想起这些我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泪。李贺又没有妻子儿女能够供养体恤慰问,我曾经在遗憾中追想他的为人,体会他的诗文!您和我感情深厚,请替我给李贺的集子作序,全部说出他的诗创作的来龙去脉,也能稍稍缓解宽慰我的心情。”
我在那个晚上没有果断地用书信表明我不能够写序的情况,第二天到沈公处道歉,并说“世人认为李贺的才华远远超出前人”来推辞。过了几天,我深刻地想到您曾对我说过,我对于诗的研究深刻奇妙广博,并且又完全了解他(李贺)诗歌的长短得失。现在如果真的为李贺的诗作序而不辞让,一定不能称您的心意,该怎么办?”所以再次推辞,极力表示自己不敢为李贺的诗作序的缘由。沈公说:“您像这样坚持,这就是怠慢我。”我因此不敢再推辞,勉强为李贺诗作序,但实际上始终感到很惭愧。
李贺,唐王朝众多子孙中的一个,字长吉。元和年间,韩愈也非常称道他的歌诗。云烟连绵,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姿态;河水遥远,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才情;春意盎然,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温和;秋日爽朗,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风格;风中的桅杆上阵的战马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勇气;瓦制的棺木刻有小篆的铜鼎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古朴;艳花美女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色彩;荒凉的国家废弃的偏殿,枯木丘坟不足以表现他诗歌怨恨悲凉的情感;巨鲸鳌跃、牛头鬼卒、人身蛇首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虚无缥缈、荒诞奇异。大概是《离骚》的继承者吧,说理上也许比不上屈原,在言词上或许能超过它。(《离骚》对君臣治乱有讽谕作用)有指责怨恨,说到君臣治乱之迹,时时有激发人心的感慨。只是李贺的诗歌,恐怕有没有这些呢?李贺探寻以往的历史典故,这就是他深深的感慨古今不曾经世济国的原因,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补梁庾肩吾宫体谣》。抒发表达的情感,远离已有的笔墨常规,但偶尔也有完全不能理解的内容。李贺活了二十七年就死了!诗人都说:假使李贺不早死,稍稍用些理据增添到诗作中,那就可以像奴仆一样来差遣《离骚》了。李贺死后十五年,京兆杜牧为他的诗作序。
李贺,字长吉,是没落的皇室后裔。生平所写的诗歌总共二百三十三首,集名《李长吉歌诗》,共编四卷,李贺死后十五年,京兆人杜牧为他的诗作序。这就为《李长吉歌诗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