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初生:万物的刚刚产生。
造化:大自然。
陶:陶器。用如动词,有创造、化育之意。
莫不:不可能没有。双重否定,则为肯定之意。
终期:末日,灭亡。
莫不有终期:重复上句,下“思想昆仑居”等句同此,均为乐府诗配乐时所需。
何为:为何,为什么。
螭:传说中无角的龙。
驾:拉车。
崑崙:古代神话中西方的神仙。
见期:期望见到。
迂怪:神灵怪异。《山海经》记载,崑崙山有“虎身九尾”、“人面虎爪”的灵怪。
志意:心愿,目的。
蓬莱:蓬莱山,神话中东海里三座神山之一。山上有神仙和长生不死之药。
周孔:周公和孔子,古代被称为圣人。
徂落:同“殂落”,死亡。
会稽:山名。在今浙江绍兴东南。相传夏禹东巡于此,大会诸侯,旋即病死并埋葬这里。
坟丘:指大禹的坟墓。今绍兴有禹陵。
陶陶:漫长
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弗:不
奈何:如何,怎么办。
“时过时来微”句:韶光易逝,来日无多,更应及时努力。时过,年华已逝;时来,未来的时光;微,少。
本诗为曹操游仙诗代表作,有人认为“精列”即鹡鸰,亦即精卫,也有人认为是精气分解,还有人认为是精要之语的强调重列,不能断案。曹操素怀统一华夏之志,但是,“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年已迟暮的曹操尚未完成他的事业,于是他想到要去崑崙、蓬莱寻求长生之术,来完成他未竟的事业。更多曹操古诗赏析请关注诗词库的曹操专栏。但是,正当他沉浸在陶陶快意的遐想中时,现实与期想的矛盾,又使他发出了“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的感叹。
《精列》是曹操游仙诗代表作,为乐府旧题。精,指人的精气神,为人之生命的根基。列,同“裂”,分解。精气神分裂,则意味着人的衰老和死亡,表现了诗人思想的矛盾。一方面明确认定,各种事物的终归灭亡是不可抗拒的必然规律,同《龟虽寿》一诗一样是唯物的。但同时又幻想求仙长寿,发出唯心论呼喊。篇末的时不我待之感,说明他在幻想中也没有忘记对统一大业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