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句诗
[现代] 金庸
女貌郎才珠万斛,天教艳质为眷属。
清风引佩下瑶台,明月照妆成金屋。
刀光掩映孔雀屏,喜结丝萝在乔木。
英雄无双风流婿,却扇洞房燃花烛。
碧箫声里双鸣凤,今朝有女颜如玉。
千金一刻庆良宵,占断人间天上福。
注释

集句诗:诗的体裁之一,是集合古诗文句而成之诗。该诗出自《鸳鸯刀》一书中,是书中七十二招“夫妻刀法”的前十二招之名目。

女貌郎才珠万斛,天教艳质为眷属:《琵琶记·第十九出·鲍老催》有言,“意深爱笃,文章富贵珠万斛,天教艳质为眷属。似蝶恋花,凤栖梧,鸾停竹。男儿有书须勤读,书中自有黄金屋,也有千种粟。”郎才女貌,自古称羡,夫妻相宜,胜得明珠万斛:天生丽质,堪称良配,有道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清风引佩下瑶台,明月照妆成金屋:《琵琶记·第十九出·前腔》有言,“频催少膏沐,金凤斜飞鬓云矗。已逢他萧史,愧非弄玉。清风引佩下瑶台,明月照妆成金屋。”清风拂过,环佩玎咚,原来是瑶台仙子下界来也。金屋,即汉武帝皇后陈阿娇“金屋藏娇”事。

刀光掩映孔雀屏:《琵琶记·第十九出·前腔》有言,“光掩映孔雀屏开,花烂熳芙蓉隐褥。”“孔雀屏”,旧称许婚为“雀屏中选”,《新唐书·窦后传》有言,“此女有奇相,且识不凡,何可妄与人?因画二孔雀屏间,请婚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阅数十,皆不合。高祖最后射,中各一目,遂归于帝。”北周上柱国窦毅要给女儿招婿,就在屏风上画了两只孔雀,射中孔雀眼睛的就把女儿许他,李渊最后一个跑来,却射中了,窦氏就嫁给他了。窦氏生有李世民等四子,可惜早逝,李渊称帝后追封她为皇后。

喜结丝萝在乔木:《琵琶记·第十九出·画眉序》有言,“攀桂步蟾宫,岂料丝萝在乔木。”《虬髯客传》红拂之语“妾侍杨司空久,阅天下人多矣,无如公者。丝罗非独生,愿托乔木,故来奔尔。”《红拂记》红拂自荐时也是“妾本丝萝,愿托乔木”。《荆钗记·第八出》有言,“丝萝共结,蒹葭可倚”。丝萝得依乔木,蒹葭得托玉树,这是古代女子的自谦之语。

英雄无双风流婿,却扇洞房燃花烛:《琵琶记·第十九出·画眉序》有言,“这回好个风流婿,偏称洞房花烛。”自古人生四大幸事,曰“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碧箫声里双鸣凤:《琵琶记·第十九出·传言玉女》有言,“玉箫声里,一双鸣凤。”此句与“弄玉吹箫”之典故有关。

今朝有女颜如玉:《琵琶记·第卅七出·前腔》有言,“《白头吟》记得不曾忘,绿鬓妇何故在他方?书呵,我只为其中有女颜如玉,反教我撇却糟糠妻下堂。”自古读书人念兹在兹,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车马簇。”

千金一刻庆良宵:《琵琶记·第十九出·前腔》有言,“庆会良宵,观光盛事。”苏轼有诗《春宵》云“春宵一刻值千金”,后来引申为夫妻床上贪欢。

占断人间天上福:《琵琶记·第十九出·馀文》有言,“郎才女貌真不俗,占断人间天上福,百岁姻缘万事足。”说的是蔡伯锴负心薄幸,新婚忘旧。

赏析

该诗出自金庸武侠小说《鸳鸯刀》一书中,为书中武功“夫妻刀法”的开首十二句名目,勾画出一道新婚大喜的绮艳场景,引人入胜,颇具韵味。

近读古曲,发现“夫妻刀法”的旖旎名称,主要来自明代高明的《琵琶记·第十九出》。《琵琶记》是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讲的是蔡伯锴(蔡邕)停妻另娶,抛弃发妻赵五娘的故事。金庸的小说,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化的底蕴,读金著的同时也颇能受到古典文化的洗礼,感觉极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