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
[现代] 金庸
阴世新添枉死鬼,阳间不见少年人。
花容月貌无双女,惆怅芳魂赴九泉。
注释

七绝:七言绝句,乃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

阴世:谓人死后灵魂所到的地方。

枉死鬼:旧指受冤屈而死的人变成的鬼。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章阿端》有言,“凡枉死鬼不自投见,阎摩天子不及知也。”

阳间:指人世间。

不见:看不到。《易经·艮卦》有言,“行其庭,不见其人。”唐韩愈《琴操·拘幽操》诗云,“朝不日出兮,夜不见月和星。”

少年:古称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三国魏曹植《送应氏》诗之一有言,“不见旧耆老,但覩新少年。”唐高适《邯郸少年行》有言,“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

花容月貌: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无双:独一无二,没有可比。《庄子·盗跖》有言,“生而长大,美好无双。”唐温庭筠《照影曲》:“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

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楚辞·九辩》有言,“廓落兮,羇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晋陶潜《归去来兮辞》有言,“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芳魂:美人的魂魄。《剪灯新话·滕穆醉游聚景园记》有言,“不必仗少翁之奇术,自能返倩女之芳魂。”清龚自珍《瑶台第一层》词云,“赖芳魂入梦,梦里说别有仙乡。”

九泉:犹黄泉,指人死后的葬处。汉阮瑀《七哀》诗有言,“冥冥九泉室,漫漫长夜台。”唐崔珏《哭李商隐》诗有言,“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