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曲江
[唐代] 杜甫
缀席茱萸好,浮舟菡萏衰。
季秋时欲半,九日意兼悲。
江水清源曲,荆门此路疑。
晚来高兴尽,摇荡菊花期。
注释

当是天宝十二载作。盖十三年九日有寄岑参诗,十四年九日有杨奉先诗,此诗盖在前也。时公年四十有二,故云百年已半。:

(《杜臆》:此章即老去悲秋之意。上四,拈九日,所感在身老,忖故有兼悲之叹。下四,拈曲江,所伤在落魄,故有摇荡之嗟。通首将一景一情,两截重叙,虚实相间格,杜集频用之。此诗乍看似乎直致,须抑扬说来,方见曲折生动,言茱萸虽好,而菡萏已衰,不觉悲秋悲老,兼集意中也。且江上此游,仿佛荆门胜会,而摇荡花期者,犹是去秋故吾,浮沉身世,又可悲已。)

《荆楚岁时记》:“茱萸,一名藙,九月九日熟,味辛色赤,拆其房插头,可辟恶气。”曹植诗:“茱萸自有芳。”

《尔雅》:“缺荷,芙蕖,其华菡萏。”洙曰:莲,茎为茄,叶为荷,花为菡萏,莲根为藕。刘桢诗:“菡萏溢金塘。”

张正见诗:“百龄倏忽半。”

屈原《远游》:“轶迅风于清源兮。”

《九域志》:江陵府龙山上有孟嘉落帽台,其地在荆门东。宋之问诗:“邪溪此路通。”

李百药诗:“晚来风景丽。”殷仲文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

《上林赋》:“与波摇荡。”《荆楚岁时记》:“九日为菊花会,故云菊花期。”《续齐谐记》:费长房谓桓景曰:“九月九日汝家有厄,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则此祸可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