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李白(其二)
[唐代] 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译文

天上浮云日日飘来飘去,远游的故人却久去不归。

夜晚我屡屡梦中见到你,可知你对我的深情厚意。

分别时你总是神色匆匆,总说能来相见多么不易。

江湖上航行多险风恶浪,担心你的船被掀翻沉没。

出门时搔着满头的白发,悔恨辜负自己平生之志。

高车丽服显贵塞满京城,才华盖世你却容颜憔悴。

谁能说天理公道无欺人,迟暮之年却无辜受牵累。

即使有流芳千秋的美名,难以补偿遭受的冷落悲戚。

注释

浮云:喻游子飘游不定。

游子:此指李白。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句:李白一连三夜入我梦中,足见对我情亲意厚。这也是从对方设想的写法。

告归:辞别。

局促:不安、不舍的样子。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句:述李白告归时所说的话。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句:写李白告归时的神态。搔首,大概是李白不如意时的习惯举动。

冠盖:指代达官。冠,官帽;盖,车上的篷盖。

斯人:此人,指李白。

孰云:谁说。

网恢恢:《老子》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话。此处指法网恢恢。

孰云网恢恢:谁说天网宽疏,对你却过于严酷了。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句:他活着的时候虽然寂寞困苦,但必将获得千秋万岁的声名。

赏析

上篇所写是诗人初次梦见李白的情景,此后数夜,又连续出现类似的梦境,于是诗人又有下篇的咏叹。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见浮云而念游子,是诗家比兴常例,李白也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的诗句。天上浮云终日飘去飘来,天涯故人却久望不至;所幸李白一往情深,魂魄频频前来探访,使诗人得以聊释愁怀。「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与上篇「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互相照应,体现着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的情谊。其实,我见君意也好,君明我忆也好,都是诗人推己及人,抒写自己对故人的一片衷情。

「告归」以下六句选取梦中魂返前的片刻,描述李白的幻影:每当分手的时候,李白总是匆促不安地苦苦诉说:「来一趟好不容易啊,江湖上风波迭起,我真怕会沉船呢!」看他走出门去用手搔着头上白发的背影,分明是在为自己壮志不遂而怅恨。「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写神态;「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是独白;「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通过动作、外貌揭示心理。寥寥三十字,从各个侧面刻画李白形象,其形可见,其声可闻,其情可感,枯槁惨淡之状,如在目前。「江湖」二句,意同上篇「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双关着李白魂魄来去的艰险和他现实处境的恶劣;「出门」二句则抒发了诗人「惺惺惜惺惺」的感慨。

梦中李白的幻影,给诗人的触动太强太深了,每次醒来,总是愈思愈愤懑,愈想愈不平,终于发为如下的浩叹:「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高冠华盖的权贵充斥长安,唯独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献身无路,困顿不堪,临近晚年更被囚系放逐,连自由也失掉了,还有什么「天网恢恢」之可言!生前遭遇如此,纵使身后名垂万古,人已寂寞无知,夫复何用!「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在这沉重的嗟叹之中,寄托着对李白的崇高评价和深厚同情,也包含着诗人自己的无限心事。

评析

天宝三年(西元七四四年),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西元七五八年),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还。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

辑评

《唐诗归》:钟云:「明我常相忆」、「情亲见君意」,是一片何等精神往来(「三夜」二句下)!钟云:述梦语,妙(「告归」二句下)。钟云:悲怨在「满」字、「独」字(「冠盖」二句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刘辰翁曰:起语,千言万恨;次二句,人情鬼语,偏极苦味。「告归」六句,梦中宾主语具是。「冠盖」二句,语出情痛自别。

《杜臆》:前篇止云「入我梦」,又云「恐非平生魂」,时此云「情亲见君意」,则魂真来矣,更进一步。……而「江湖多风波」,所以答前章「无使蚊龙得」之语也。交情恳至,真有神魂往来。止云泣鬼神,犹浅。

《唐诗快》:「行」字妙(首句下)。情至苦语,人不能道(「三夜」四句下)。竟说到身后矣,今人岂敢开此口(末二句下)。

《杜诗镜铨》:刘须溪云:结极惨黯,情至语塞。

《秋窗随笔》:老杜《梦李白》云:「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昌黎《答孟郊》诗:「人皆馀酒肉,子独不得饱。」同一慨然;而古人交情,于此可见。

《唐宋诗举要》:吴曰:先垫一句,以取逆势(「浮云」句下)。人吴曰:再垫,再挺(「冠盖」句下)。吴曰:咏叹淫洗(「斯人」句下)。吴曰:此中删去几千百语,极沉郁悲痛之致(「孰云」二句下)。吴曰:逆接(「千秋」句下)。吴曰:致慨深远(末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