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泉亭记
[唐代] 白居易
东南山水,馀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沏,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馀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
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译文

东南一带的山水风景,馀杭郡可以称得上最美了。就馀杭郡的山水而言,灵隐寺最好。从灵隐寺的景致来看,又当属冷泉亭为第一。冷泉亭在灵隐山下,水的中央,灵隐寺的西南角。亭高不过十几尺,方圆不到两丈,但却聚集了自然的奇景,搜揽了优美的山水佳境无遗,亭中观赏灵隐景致,一览无馀。春天的日子,我喜爱这里花草的芳香,树木的茂盛,这里可以引导人们心境平和地吸取新鲜空气,令人血气通畅。夏天的夜晚,我喜爱那里平静的泉水,清凉的和风,这里又可以使人们消除烦恼解散酒后的困倦,振奋人的精神。灵隐山上的树木为伞盖,岩石为屏风,云彩由亭梁处升起,涧水与亭阶持平。坐在亭中赏玩,可以在坐榻前洗足;躺在亭中赏玩,又可以在枕边垂钓。况且水流舒缓明澈而又清凉纯净。无论是俗人还是出家人看见冷泉亭水,不必去洗涤,便会将眼、耳、心、舌的尘垢清除掉了。冷泉亭暗地里给人们的好处岂能说尽。这就是冷泉亭的景致在馀杭郡最好,在灵隐寺列为第一的原因。

馀杭自郡城直至郡四边疆界,重峦叠湖,这样的河山容易成乡风景优美的地方。在此以前,在馀杭做刺史的,有相里造建了虚亭,有韩皋仆射建了候仙亭,有裴棠棣庶子建了观风亭,有卢元辅兰事建了见山亭,还有右司郎中河南人元藇最后建的冷泉亭。于是五座亭相望,像五个手指那样排列,它们已经把最好的景境都占了,构筑山水佳境的事情已经完毕。后来的人虽然有机敏巧妙的想法,也无法再增添什么了。所以,我接任刺史,也只是记述其事而不在构筑亭台了。

唐穆宗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注释

冷泉亭:在杭州西湖灵隐寺西南角,原在水中,是唐代杭州刺史元莫所建。

馀杭郡(jùn):今浙江杭州市。杭州在唐天宝年问曾称为馀杭郡,后不久又废郡为州。作者沿用前称。

灵隐寺:杭州名寺。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僧人慧理修建。

尤:突出。

甲:第一。

隅(yú):角。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累(lěi)丈:两丈。累,连接、重迭。

撮(cuō)奇得要:亭子选取了奇妙和重要的地势。

地搜胜概:所处的地方包罗了最美的景色。

物无遁(dùn)形:美景无所遗漏。遁,逃过。

薰(xūn)薰:草的香气。

导和纳粹(cuì):导与纳指引入纳进。

浮淬(cuì):泉水缓缓流动的状态。

泠(líng)泠:清凉。

蠲(juān)烦析酲(chéng):免除烦恼,消去困乏。蠲,免除;酲,酒醉后的困顿疲乏。

起人心情:振奋人的心情。

盖:伞。

云从栋生:云彩缭绕在屋宇之旁,好像从房屋栋梁上生出来。

濯(zhuó):洗。

床:坐的用具。

狎(xiá):玩乐。

潺谖(chán xuān):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粹冷柔滑:形容水的清凉和缓。

若俗士,若道人:不论是普通人还是出家人。

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人们在世俗中沾染的不纯洁的东西。

盥涤(guàn dí):洗涤。

见辄(zhé)除去:看到这种景色就立即除去(尘垢)。辄:立刻,就。

潜利阴益:看不见的好处。

可胜言哉:能说得完吗?

封:边界,范围。

先是领郡者:以前在这里作郡守的人。

相里尹(yǐn)造:相里造,任杭州刺史后,又为河南尹,故称相里尹。相里:复姓。

韩仆射皋(pú yè gāo):韩皋,字仲闻,任杭州刺史后,又为尚书右仆射及左仆射。仆射,唐朝尚书省长官。

裴庶子棠棣(dì):太子宫中的属官裴棠棣。裴棠棣,吴人;庶子,太子宫中的属官。

卢给事元辅:卢元辅字子望,任杭州刺史后曾为给事中。给事中:门下省的官员。

右司郎中:尚书省官员,协助尚书右丞管理兵、刑、工三部十二司之事。

元藇(xù):白居易的前任,任职约在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前后。

如指之列:像五个手指的排列。

殚(dān):尽。

敏心巧目:聪敏的思考和灵巧的眼睛。

无所加焉:没有什么可增加的了。

述而不作:出自《论语》,原意是只陈述前人的成说,自己并不创作。这里是说只作修葺整理,不在创造新的。

长庆:唐穆宗李恒年号。

赏析

全文分作两层。

第一层写冷泉亭的景致“最馀杭而甲灵隐”。作者先写此亭的方位:“东南山水,馀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层层写来,由表及里。使人们对冷泉亭的位置了然于胸。接下来作者明明白白告诉读者,“亭在山下水中央”,为后文的铺写埋下伏笔。待到笔锋触及亭周景色,作者采取了详略结合的写法。他先略写春景:“草薰薰,木欣欣”;又略写夏景:“泉渟渟,风泠泠”。下面则详写作者身处其间的惬意与感受。他先写身居亭中的无限惬意:纵目远望,“山树为盖,岩石为屏”;回神四顾,“云从栋生,水与阶平”;正因“亭在水中央”,故得以“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以上总写人在亭中的形体之乐。以下则叙写心神之娱,亦即作者在亭中生发出的那种超凡脱俗的切身感受:“矧又潺湲洁沏(写对水的视觉感受),粹冷柔滑(写对水的触觉感受),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有形有声之烦忧),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写来洋洋洒洒,巨细无遗。

第二层则将冷泉亭和与其邻近并先其建成的虚白亭、候仙亭、观风亭、见山亭总收一笔:“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景殚矣,能事毕矣。”故而作者表示:“吾继之,述而不作。”。以此作结,干净利落,颇见豹尾功力。

纵观全篇,其落足处均在一“情”字上:写春景、夏景,则言及“导和纳粹,畅人血气”、“蠲烦析酲,起人心情”,自然是抒情;写“山树为盖,岩石为屏”,巧用一“盖”字、一“屏”字,写人的视觉感受,当然也是抒情;写“濯足床下”下一“玩”字,写“垂钓枕上”下一“狎”字,固然还是抒情。通篇寄情于景,即景抒情,情寓于景,景助情生;详写虽侧重抒情,也不忘描景,略写虽重于描景,仍不忘抒情。

全文首先在于作者将景物描写同作看的心理感受紧密结合,笔锋饱含感情,不仅反映了冷泉亭的自然美景,而且作者一味沉浸山水之美中、逍遥而自适的雅士形象也跃然纸上。冷泉亭的自然风光不仅以其优美适人而使作者流连忘返,同时也潜移默化地陶冶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其次,《冷泉亭记》音韵谐美,句式灵活。短句如“木欣欣,风泠泠”,长句如“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既灵活飞动,又不失工整;四字句如“云从栋生,水与阶平静”,句句对仗,隔句押韵,又如“薰薰”,“欣欣”,“泠泠”等叠音词的运用,既自然贴切,又富于音乐之美。

评析

《冷泉亭记》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间所作的一篇风景小品,介绍了冷泉亭宜人的景色。文章虽是为冷泉亭而作,但亭的位置、体貌略写,而把重点放在登亭观景时的种种感受,情随景生,境与意谐,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冷泉亭的独特魅力。全篇构思精巧,落笔轻灵,虽是一篇景物小记,却写得别具匠心,风神俊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