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寻春须是先春早
[五代十国] 李煜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
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同醉与闲评,诗随羯鼓成。
注释

「寻春须是先春早」句:意谓要寻春就应该在春天到来之前。先,《花草粹编》中作「阳」。

看花莫待花枝老:意谓欣赏花不要等到花已枯萎时再欣赏。

缥(piǎo)色:淡靑色,靑白色。这里指靑白色的酒。

玉柔:像玉一样洁白柔嫩,这里指女人洁白柔嫩的手。

擎:往上托,上举。

醅:未过滤之酒,这里泛指酒。《说文解字》:「醉饱也。」清·段懋堂注:「后人用泼醅字。谓酒未漉也。与古义绝殊。」《康熙字典》:「《说文》:『醉饱也。』又《广韵》:『酒未漉也。』」

盏:酒杯。

浮:这里指酒漫上杯口。

「醅浮盏面清」:清·王静安辑本《南唐二主词》、吴讷《百家词》旧抄本中均作「醅浮盏面□」,此据吕远本、萧江声抄本《南唐二主词》、《历代诗馀》本补「清」字。

何妨:清·王静安辑本《南唐二主词》中注云:「二字磨灭不可认,疑是『何妨』二字。」萧本二主词,《历代诗馀》中均作「何妨」。

粲:露齿而笑貌。《康熙字典》:「笑貌。《谷粱传·昭四年》:『军人皆粲然而笑。』注:『粲然,盛笑貌。』」

频笑粲(càn):频频地欢笑。

禁苑:《历代诗馀》中作「禁院」。禁苑是封建帝王的园林。禁,因帝王所居之处,戒备森严,禁止人们随便通行,所以称王宫为禁,称宫中为禁中。

春归晚:指春天过去得比较晚。全句意思是,春天的景色有较长的时间可以供人们玩赏。

闲评:侯本二主词、吴本二主词、晨本二主词均作「闲评」。闲评,随意品评、议论,即没有固定题目的自由评论。

羯(jié)鼓:唐代很盛行的一种打击乐器,源于印度,据说南北朝时从西域传入中国内地。《通典·乐四》中有记载:「羯鼓,正如漆桶,两头俱击。以出羯中,故号羯鼓,亦谓之两杖鼓。」《历代诗馀》中作「叠鼓」;吴本二主词中作「揭鼓」。羯,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曾附匈奴,此鼓因出于羯,所以称之为羯鼓。

「诗随羯鼓成」句:意谓赋诗随羯鼓的敲击而完成,羯鼓一响赋诗开始,羯鼓一停,所赋之诗即成。历史上的李煜不但善词,而且能诗,《全唐诗·巻八》:「煜,善属文,工书画,妙于音律。集十卷,诗一卷,失传。今存诗十八首。」

评析

《菩萨蛮·寻春须是先春早》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前期词作。此词描写在春光融融之中,于禁苑饮酒赋诗的游乐生活,显露了一种耽于欢歌美酒、溺于春光美人的心态和追求。

词的上阕,开头两句以意起词,不是写景,而是先抒胸臆,其实是作者追求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的真实体现。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是词人驾车出游、会赏春光时的经验之谈。早春之际,百花争艳正是看花寻春的好时节,行乐须及春,作者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良辰美景。词人有如一个不识愁滋味的少年,满心欢喜地追寻着世间的快乐。词人正是如此纯真地把游春时的想法和盘托出,其快乐是那般的真切,全然不似一般俗人的猥琐,闲散疏放之致。唐杜秋娘有诗句「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李煜词取其意用,作为此词的主旨,全词基调确定如此,也使得这首词的整个思想格调不高。后续两句承前二句之意,直接描写饮酒作乐的具体场面,酒美人也美,和下阕春光之美相对应。美人劝酒,美在对手的描写,称之「玉柔」可见其妩媚多情,「缥」、「玉」、「清」给人的色彩感受都非常素雅细腻。李白《子夜四时歌·春歌》中有:「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亦是表现人物手势与物色之间形成和谐的观感效果。

词的下阕进一步细写作者与美人对饮赋诗、调笑作乐的情景,继续充实及时行乐的具体内容。

开头两句写作者与美人都是无拘无束地玩笑作乐,因此觉得春归也晚。词人在这里径自说「频笑粲」、「春归晚」即是把这两种心理状态都肯定了。「同醉与闲平」以下写酒酣耳热之际的闲谈和赋诗。曹孟德横槊赋诗,曹子建成诗七步俱是备受后人艳羡的文士雄才。这里是一种「移情」的描写,春来春归本是自然现象,是不以人的情感要求为转移的。但是在纵情欢饮、恣意享受的作者的感觉中,许多美好的景色似乎永远不会消亡,明媚的春光似乎永远都在伴随着作者,这不是错觉,而是一种「移情」,十分真实地体现出了作者的心态。结尾两句,醉已成为「同醉」,评也已成「闲评」,作者那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性格特点毕现,而作者的大部分追求似乎也只是「诗随羯鼓成」了。

全词通篇都是描写饮酒赋诗的闲逸生活,抒发追求及时行乐的思想感情,格调是不高的。但是这首词以意起篇,以景会意,表现结构上顺畅完整,别具特色。词中表现的内容不很丰富,相对比较紧凑,从另一方面也昭显了作者驾驭生活和语言的较高功力。在语言使用上,全词都有一种明白直快的特点。开篇即如与人对话,相对而劝,自然朴实,后边的「何妨」以口语入词,亲切可人。而「同醉」「闲评」等,既明白,又质朴,准确而又生动。整首词都体现了一种不饰雕琢、自然清新的语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