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送祐之弟归浮梁
[宋代] 辛弃疾
无情最是江头柳,长条折尽还依旧。木叶下平湖,雁来书有无。
雁无书尚可,好语凭谁和。风雨断肠时,小山生桂枝。
注释

祐之:宋·陈傅良《止斋文集·卷四十二·跋辛简穆公书》云:“简穆公行藏见国史,且天下能道之,馀不复道。曩馀守桂阳,岁旱,流言往往以郴 桂间民略死徙矣。祐之时在长沙幕府,具以所闻言之故帅直徽猷阁 潘公德鄜(fū),潘公下其说两郡,盖甚侵馀与丁端叔也。馀二人颇恨,然忌幕府不敢白。已而识祐之,乃佳士耳。馀既相得,会他郡巡检下军人廪不继,属祐之即其庐劳苦之。天大寒,弥两月,雨雪没马股,祐之崎岖行尽阖郡,得军中人之心以归。馀方恨贤劳,而祐之欣欣无一咎言。以是益知其人:茍便于民,虽极言不以为口过;茍不便于身,虽忘言可也。简穆公为有后矣。”宋·韩元吉《南涧甲乙稿·卷十六·跋辛企李得孙诗》:“辛公以直道劲节竟忤时相,闲废退藏者十有馀年。既得一孙,赋诗自慰。优游平淡,气恬而意新,有德之言也。然晚预大政,名德昭垂,以享高寿。今其孙颀然出而世其家矣。天之祐善,顾可量耶。”据此二文,知祐之为辛次膺之孙。又稼轩有《西江月》一首,广信本题为“寿祐之弟”,四卷本丁集则为“寿钱塘弟”,是必祐之曾为钱塘县令。查《咸淳临安志》所载南宋 钱塘县令中,程松之后为辛助,“助”与“祐”义颇相属,其即为祐之当无疑。又查南宋·刘宰撰《漫塘集·卷三十四·故公安范大夫及夫人张氏行述》:“次刍女四人,婿(xù)辛助、韩居仁、赵善部、李伯恭。助官朝奉郎新知荆门军。”谓范南伯有女四人,辛助即范氏四婿之一也。

浮梁:县名,宋属饶州。《浮梁县志·官司志》:“辛次膺字企李,莱州人,政和二年进士,靖康初,奉亲来知浮梁,遂留居溪东之南城最高山下。”

长条折尽:唐·白居易《青门柳》诗:“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木叶下平湖:战国 楚·屈原《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雁来书有无:宋·张舜民《卖花声》词:“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好语:四卷本做“妙语”。

小山生桂枝:西汉·刘安《楚辞·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攀援桂枝兮聊淹留。”宋·黄庭坚《题子瞻寺壁小山枯木二首·其一》词:“却来献纳云台表,小山桂枝不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