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城中诸公载酒入山,余不得以止酒为解,遂破戒一醉,再用韵
[宋代] 辛弃疾
杯汝知乎,酒泉罢侯,鸱夷乞骸。更高阳入谒,都称虀臼,杜康初筮,正得云雷。细数从前,不堪馀恨,岁月都将麯糵埋。君诗好,似提壶却劝,沽酒何哉。
君言病岂无媒。似壁上雕弓蛇暗猜。记醉眠陶令,终全至乐,独醒屈子,未免沈菑。欲听公言,惭非勇者,司马家儿解覆杯。还堪笑,借今宵一醉,为故人来。
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创始于初唐。调名源于东汉窦宪仗势夺取沁水公主园林之典故,后人作诗以咏其事,此调因此得名。又名《寿星明》、《洞庭春色》等。明末清初·万树《词律》云:「《沁园春》是古调,作者极盛,其名最显。」此调格局开张,宜抒壮阔豪迈情感。苏、辛一派最喜用之。平韵,一百一十四字,前阕四平韵,后阕五平韵,亦有于过阕处增一暗韵者。《词律·卷十九》还录另一体,即一百一十五字者。另有《花发沁园春》与此调无涉。曲牌亦有《沁园春》,大致与词牌相同或有变化。曲牌是由词牌演化而来,其来历亦相同。

「酒泉罢侯」句:《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酒泉郡,武帝太初元年开。」注云:「城下有金泉,味如酒。」唐·杜甫《饮中八仙歌》:「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按:此处云云,盖反用杜诗之意,谓酒泉侯业已省罢,自身无移封酒泉之望,唯有止酒不饮耳。

「鸱夷乞骸」句:西汉·扬雄《酒赋》:「鸱夷滑稽,腹如大壶,尽日盛酒,人复借酤。常为国器,托于属车。出入两宫,经营公家。」《汉书·卷五十八·公孙弘传》:「公孙弘,菑川薛人也。……后淮南、衡山谋反,治党与方急,弘病甚,自以为无功而封侯,居宰相位,宜佐明主填抚国家,使人由臣子之道。今诸侯有畔逆之计,此大臣奉职不称也。恐病死无以塞责,乃上书曰:『……愿归侯,乞骸骨,避贤者路。』」

齑(jī)臼: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脩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魏武谓脩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脩别记所知。脩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脩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更高阳入谒,都称齑臼」句:《史记·卷九十七·郦生陆贾传》:「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踵军门上谒曰:『高阳贱民郦食其,窃闻沛公暴露,将兵助楚讨不义,敬劳从者,愿得望见,口画天下便事。』使者入通,沛公方洗,问使者曰:『何如人也?』使者对曰:『状貌类大儒,衣儒衣,冠侧注。』沛公曰:『为我谢之,言我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使者出谢曰:『沛公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按:高阳寓酒徒,齑臼寓辞。

「杜康初筮,正得云雷」句:杜康,古代善酿酒者。《周易·屯卦》:「象曰:云雷,屯。」按:二句云云,意谓杜康筮仕二得不吉利之「屯卦」,亦即预示酒及造酒之人均将遭拒绝也。

「馀恨」:四卷本丙集作「馀恨」。

曲糵(niè):《尚书·商书·说命下》:「若做酒醴,尔惟曲糵。」

「似提壶却劝,沽酒何哉」句:宋·黄庭坚《演雅》诗:「提壶犹能劝沽酒,黄口只知贪饭颗。」任渊注:「提壶,鸟名。梅圣俞《四禽言》:『提壶芦,沽美酒,风为宝,树为友。山花撩乱目前开,劝尔今朝千万寿。』」

「似壁上雕弓蛇暗猜」句: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九·〈怪神·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予之祖父郴为汲令,以夏至日请见主簿杜宣,赐酒。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中,其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损饮食,大用羸露,攻治万端,不为愈。后郴因事过至宣家,窥视,问其变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还厅事,思惟良久,顾见悬弩,必是也。则将门下史将铃下侍徐扶辇载宣于故处设酒,杯中故复有蛇,因谓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意遂解,甚夷怿,由是瘳平,官至尚书,历四郡,有威名焉。」《晋书·卷四十三·乐广传》:「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屙顿愈。」

「记醉眠陶令」句:《宋书·卷九十三·〈隐逸传·陶潜传〉》:「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独醒屈子」句:战国楚·屈原《楚辞·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司马家儿解覆杯」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注引邓粲《晋纪》:「上(晋元帝司马睿)身服俭约,以先时务。性素好酒,将渡江,王导深以谏,帝乃令左右进觞,饮而覆之,自是遂不复饮。克己复礼,官修其方,而中兴之业隆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