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会稽蓬莱阁观雨
[宋代] 辛弃疾
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
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岁云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
译文

看秦望山上乱云飞渡,暴雨倾注,犹如江湖倒泻下来。不知道是云化为雨,还是雨化为云?万里长空,西风劲吹,乌云瞬间变幻消失。回首倾听明月星夜天籁长鸣,人间万千洞穴的呼号似山崩雷震!

是谁将若耶溪畔的美女西施献给吴王,导致吴国灭亡,只剩下麋鹿出没在姑苏台?至今越国人仍盼望西施坐船归来。一年已到年底了,何不演奏乐器以示欢乐?难道君看不见古代王、谢望族的亭台楼阁,而今只剩凋残的树木,寒烟清冷,孤寂的乌鸦仍在呼唤着离魂!

注释

汉宫春:词牌名。汉宫,汉朝宫殿,亦借指古代封建王朝的宫殿。元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云:「武昌濒江有吕公矶,上有黄鹤楼。一日有题《汉宫春》于其上云……不知为何人作,或言洞宾语也。后三十年己未,元兵渡江。」东晋无名氏据旧籍撰有《汉宫春色》,写西汉惠帝皇后张嫣遗事,以张皇后为汉宫第一美人,然其遭遇极为不幸。调名或本此。北宋新声,张子野《蜡梅》词为创调之作。宋人用此调者较多。稼轩词题为《立春》,乃宋词名篇,亦为宋人通用之正体。辛词另有《会稽蓬莱阁怀古》是以文为词之典范,词情悲凉而豪放,词中多用文言虚词与文言句法,但全词意脉贯注,极为生动。无名氏一首抒写宫怨,最切合此调之声情,词云:「玉减香消,被婵娟误我,临镜妆慵。无聊强开强解,蹙破眉峰。凭高望远,但断肠、残月初钟。须信道、承恩在貌,如何教妾为容。风暖乌声和碎,更日高院静,花影重重。愁来待只滞酒,酒困愁浓。长门怨感,恨无金、买赋临邛。翻动念、年年女伴,越溪共采芙蓉。」陆放翁《初自南郑来成都作》词乃感慨时事与言志之作。此调音节较响亮,而调势于奔放中归于收敛,多为豪放词人所用以言志抒情,但亦可表达婉约与含蓄之情。南宋词人用者较众。此调有两体。一为平韵体,始见《梅苑·卷一》载宋张子野词。《词谱·卷二十四》:「皆以前后段起句用韵、不用韵辨体。」一为仄韵体,见宋康伯可《顺庵乐府》。宋有无名氏词名《汉宫春慢》,见《高丽史·乐志二》。《梦窗词集》入「夹钟商」。各家句豆多有出入,兹以《稼轩长短句》为准。九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平韵。

「会稽蓬莱阁观雨」:广信书院本《汉宫春·亭上秋风》阕原题作「会稽秋风亭观雨」,而并无观雨之意境,此阕原题作「会稽蓬莱阁怀古」,却有「乱云急雨」句,写雨天景色。因径将两词题中之「观雨」与「怀古」二语词互换。又,《阳春白雪》引此词作「秋风亭」。

会稽蓬莱阁:地名,在今浙江绍兴。南宋·张淸源《会稽续志·卷一·蓬莱阁》:「蓬莱阁在设㕔后卧龙山之下,章楶作《蓬莱阁诗》序云不知谁氏创始。按阁吴越钱镠所建,楶偶不知尔。淳熈元年其八世孙端礼重修,乃特掲于梁间云:『定乱安国功臣、镇东镇海两军节度使、检校太师、侍中兼中书令,食邑一万戸、实封六百戸、越王镠建』。其名以蓬莱者,旧志云:『蓬莱山正偶会稽。』(旧志今巳不传,沈少卿绅《和孔司封登蓬莱阁诗》云:『三山对峙海中央』自注于下云:『旧志:蓬莱山正偶会稽』)元微之诗云:『谪居犹得住蓬莱。』钱公辅诗云:『后人慷慨慕前修,髙阁雄名由此起。』故云。自元祐戊辰章楶修之。又八十七年,钱端礼再修之。又四十八年,汪网复修,网自记岁月于柱云:『蓬莱阁,登临之胜甲于天下。自昔以来不知其凡几坏几修矣,迩年其坏尤甚,而修之于嘉定十五年,岁次壬午十一月巳巳朔十五日已未者,郡守新安汪纲仲举也。』」

秦望山:南宋·王仪父《舆地纪胜·卷十·绍兴府古迹》:「秦望山在会稽东南四十里。《舆地纪》云:『在城南,为众峰之杰。』《史记》云:『秦始皇登之以望东海。』《十道志》云:『秦始皇登秦望山,使李斯刻石。其碑尚存。』」

「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句:唐·杜少陵《太清宫赋》:「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宋·苏东坡《有美堂暴雨》诗:「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句:《庄子·卷十四·〈外篇·天运〉》:「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

「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句:《维摩诘所说经·卷上·方便品第二》:「是身如影,从业缘现。是身如响,属诸因缘。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宋·苏东坡《念奴娇·中秋》诗:「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长空,《阳春白雪》引此词作「长安」。

「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句:《庄子·卷一·〈内篇·齐物论〉》:「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

「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句:《会稽志》:「若耶溪在会稽县南二十五里,北流与镜湖合。」按:若耶溪为西子浣纱之所。《吴越春秋》谓越王句践进西施于吴王阖庐。吴王得之,为筑姑苏台,游宴其上。又,相传句践灭吴,范蠡取西施汎舟五湖而去。《史记·卷一百十八·淮南王安传》:「(伍)被怅然曰:『上宽赦大王,王复安得此亡国之语乎!臣闻子胥谏吴王,吴王不用,乃曰「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今臣亦见宫中生荆棘,露沾衣也。』」谁向,《阳春白雪》引此词作「谁问」。

「一舸归欤」句:唐·杜樊川《杜秋娘》诗:「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

「岁云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句:《诗经·小雅·小明》:「岁聿云暮。」又《诗经·唐风·山有枢》:「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唐·杜少陵《岁晏行》:「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战国策·卷八·〈齐策一·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曰:『……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踏鞠者。』」

王亭谢馆:王、谢为东晋大族,子弟众多,多居会稽。王右军曾宴集会稽山阴之兰亭,谢太傅曾隐居会稽之东山。又,《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灵运父祖并葬始宁县,并有故宅及墅,遂移籍会稽,脩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与隐士王弘之、孔淳之等纵放为娱,有终焉之志。每有一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作《山居赋》并自注,以言其事。」「谢馆」或指此。

赏析

这首词的题目,原作「会稽蓬莱阁怀古」。同调另有「亭上秋风」一首,题作「会稽秋风亭观雨」。唐季特《词学论丛·读词续记》谓,「秋风亭观雨」词中无雨中景象,而「蓬莱阁怀古」一首上阕正写雨中景象,词题「观雨」与「怀古」前后颠倒,当系错简。今据以订正词题。宋宁宗嘉泰三年(西元一二〇三年),辛稼轩被重新起用,任命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据《宝庆会稽续志》,为六月十一日到任,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即奉召赴临安,次年春改知镇江府,故知登蓬莱阁之举,必在嘉泰三年的下半年,另据词中「西风」、「冷烟寒树」等语,可断定是作于晚秋。

清人沈祥龙《论词随笔》云:「词贵意藏于内,而迷离其言以出之。」为此,词家多刻意求其含蓄,而以词意太浅太露为大忌。这首词以自然喻人世,以历史比现实,托物言志,寄慨遥深。

词的上阕,看似纯系写景,实则藉景抒情。它不是单纯地为写景而写景,而是景中有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词人所登的蓬莱阁在浙江绍兴(即会稽),秦望山,一名会稽山,在会稽东南四十里处。他为何望此山?因为这里曾是秦始皇南巡时望大海、祭大禹之处。登此阁望此山,不禁会想起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和为民除害的大禹。这阕词先以「看」领起,尽写望山头云雨苍茫的景象和乍雨还晴的自然变化。以「倒立江湖」喻暴风骤雨之貌,生动形象,大概是从苏轼《有美堂暴雨》诗「天外黑风吹海立」演化而来。「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语出于《庄子·天运》:「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为」字读去声。云层是为了降雨吗?降雨是为了云层吗?庄子设此一问,下文自作回答,说这是自然之理,云、雨两者,谁也不为了谁,各自这样运动着罢了,也没有别的意志力量施加影响要这样做。作者说「不知」,也的确是不知,不必多追究。「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天色急转,词笔也急转,这是说云。苏东坡《念奴娇·中秋》词:「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维摩诘所说经》:「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云散了,雨当然也就收了。「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这里又用《庄子》语。《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这就是「天籁」,自然界的音响。从暴风骤雨到云散雨收,月明风起,词人在大自然急剧的变化中似乎悟出一个哲理:事物都处在不断变化中,阴晦可以转为晴明,晴明又含着风起云涌的因素;失败可以转为胜利,胜利了又会起风波。上阕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为下阕追怀以弱胜强、转败为胜、又功成身退的范蠡作了有力的烘托、铺垫。语言运用上,众采博兴,为己所用,这是辛词的长技。

下阕怀古抒情,说古以道今,影射现实,藉古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作者首先以诘问的语气讲述了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当年是谁到若耶溪上请西施西去吴国以此导致吴国灭亡呢?越地的人们至今还盼望着他能乘船归来呢!这当然是说范蠡,可是作者并不直说,而是引而不发,说「谁倩」。这样写更含蓄而且具有启发性。据史书记载,春秋末年越王句践曾被吴国打败,蒙受奇耻大辱。谋臣范蠡苦身戮力,协助句践进行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并将西施进献吴王,行美人计。吴王果贪于女色,荒废朝政。吴国谋臣伍子胥曾劝谏说:「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后来越国终于灭了吴国,报了会稽之仇。

越国胜利后,范蠡认为「句践为人,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于是泛舟五湖而去。引人深思的是,词人面对秦望山、大禹陵和会稽古城怀念古人,占据他心灵的不是秦皇、大禹,也不是越王句践,而竟是范蠡。这是因为范蠡忠一不二,精忠报国,具有文韬武略,曾提出许多报仇雪耻之策,同词人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李秀岩《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十八》记载:辛稼轩至临安见宋宁宗,「言金国必乱必亡,愿付之元老大臣,务为仓猝可以应变之计,(韩)侂胄大喜。」《庆元党禁》亦言「嘉泰四年春正月,辛稼轩入见,陈用兵之利,乞付之元老大臣」,另据程珌《丙子轮对札记》记辛稼轩这几年来屡次派遣谍报人员到金境侦察金兵虚实并欲在沿边界地区招募军士,可见作者这时正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力图恢复中原以雪靖康之耻,范蠡正是他仰慕和效法的榜样。表面看来,「故国人望」的是范蠡,其实,何尝不可以说也指他辛稼轩。在他晚年,经常怀念「壮岁旌旗拥万夫」的战鬬生涯,北方抗金义军也时时盼望他的归来。谢叠山在《祭辛稼轩先生墓记》中记载:「公没,西北忠义始绝望。」这一部分用典,不是仅仅说出某事,而是铺衍为数句,叙述出主要的情节,以表达思想感情,这是其用典的一个显著特点。

「岁云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在词的收尾部分,作者首先以设问的语气提出问题:一年将尽了,为什么不鼓瑟吹竽欢乐一番呢?《诗经》的《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又《唐风·山有枢》:「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

评析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是宋代辛稼轩所作的一首词。该词上阕重在写景,通过对狂风暴雨之后晴空万里美丽迷人景象的描写,寓含着经过风雨的洗礼后,将会有更美景色呈现在人间这样一个哲理。下阕引用吴越争霸的故事,抒发了对历史兴衰无常的感慨,暗示当局应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要耽于安乐。只有像句践那样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才能一雪国耻,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抗金前途充满希望的思想感情,词作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景中有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意境苍茫壮阔,情寓景中,寄慨遥深。

上阕重在写景,通过写景来抒情说理,寓理于景,寓情于景。景、情、理浑融一体。「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开篇直截了当,写登高望远所见。「秦望山」,因秦始皇南巡时曾登此山观大海,祭大禹,故名。「乱云急雨,倒立江湖。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乌云翻滚,暴雨如注,给人翻江倒海一样的感觉。一时烟雨茫茫一片,分不清哪个是云,哪个是雨。「乱」「急」「倒立」「不知」等词语写出了狂风暴雨的骇人气势和壮观景象。「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语出《庄子·天运》:「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庄子的意思是云兴雨至乃自然之理,没有什么意志和力量的驱使。作者引用此语除了突出狂风暴雨的凶猛气势外,也有狂风暴雨是自然现象这个意思。但是,老子说过「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这不,刚才还是狂风暴雨,现在天气就变成了「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这句承上,仍是作者所看到的景象,表意急转,作者的情绪也急转直下。刹那间西风便把云雨吹散,露出了万里晴空。「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天籁」,自然界的音响,这里指风。在明亮的月光下,回头听见,西风在天空中呼啸而过,大地上无数的洞穴发出了尖厉的声音。这句从视觉写到听觉,表现了自然现象的复杂多变。纵观上阕,好像作者只是为了表现狂风暴雨这种自然现象,但联系当时的社会形势来看,不难发现作者有更深的用意在。作者借暴风骤雨到云散雨收,月明风起这种自然现象的变化,暗示着抗金之路虽然看似曲折,但前途一片光明,广大民众的抗敌呼声如同夜空刮过的西风,将会变成巨大的积极力量影响着时局朝着乐观方向发展。下阕引用典故,以古喻今,影射现实,告诫当局不要重蹈覆辙,应奋发有为。「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麇鹿姑苏?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这里用的是春秋时吴越争霸的故事。作者在这里用这个故事,强调的是吴国国王因为不图长远之计,耽于安乐而亡国。意在告诫当朝统治者应该引以为戒,不要重蹈吴国的覆辙,应该奋发作为,一雪国耻。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登高怀古,占据他心灵的不是秦皇、大禹,也不是越王句践,而竟是范蠡。这是因为范蠡忠贞不二,具有文韬武略,曾提出许多报仇雪耻之策,同作者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辛稼轩和范蠡,条件相当,但境遇悬殊,范蠡功成名就,而自己壮志难酬,两相比较,作者不由伤感痛心,情绪低落,引出下句「岁云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作为答句,引出最后一句「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难道你没有看见,像王亭谢馆那些当年的行乐之地,现在已是一片萧条冷落,烟雾笼罩着秋天的树木,乌鸦在悲凉地叫着!作者的无奈伤感之情溢于言表。

这是一首登临览景而咏史怀古之词。上阕写登蓬莱阁所见壮丽雨景,极具变化倏忽之致。下阕怀想西施旧事,对此作者流露出同情敬仰之意。「岁云暮矣」以下,表达作者对世事沧桑所采取的及时行乐的思想。全词情调统一于自然与人事的变幻,使人产生无常之感。特别多引用庄子玄妙之句,使这一特点显得更为突出。

辑评

明·李川父《批点稼轩长短句序》:悲歌慷慨。

明·卓蕊渊、徐士俊《古今词统·卷十二》:当其落笔风雨疾。

清·俞乐静《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前半写景,后半书感,皆极飞动之致。写风雨数语,有云垂海立气概。下阕慨叹西子,徒沼吴官而美人不返,悲吴宫兼惜美人,此意颇新警。后更言「王亭谢馆」同付消沉,宁独五湖人远。感叹尤深。蓬莱阁为越中胜地,秦少游、周草窗皆赋诗词。此作高唱人云,当以铜琶铁板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