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
[宋代] 辛弃疾
贤愚相去,算其间能几。差以毫厘缪千里。细思量义利,舜蹠之分,孳孳者,等是鸡鸣而起。
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一饷聚飞蚊,其响如雷,深自觉、昨非今是。羡安乐窝中泰和汤,更剧饮,无过半醺而已。
译文

人有贤愚之分,他们中间能差多少呢?不要小看了这个区别,可以说:差之毫厘,缪之千里之远。仔细地想想,义与利是舜与跖的分别。他们都鸡鸣即起,孳孳不倦地作事情。为善的就是舜的徒弟,为利的就是跖的徒弟。这两种人我们一定要分清楚。

醴的味道甘甜,但它终久容易坏;水没有味道,它就能长久保持本色不变。我到了老年还知道一个道理:君子交朋友淡如水。吃一餐饭的时候,聚集一大批飞蚊,它们的响声如雷。现在想起来觉得:昨天错了,今天对了。我很羡慕能在安乐窝里有泰和汤喝,即便是剧饮也不会醉,但只打算喝个半醉就行了。

注释

洞仙歌: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原用以咏洞府神仙。敦煌曲中有此调,但与宋人所作此词体式不同。此调有令词和有慢词两体。令词自八十三字至九十三字,常以《东坡乐府》之《洞仙歌令》为准,前后阕各三仄韵。音节舒徐,极骀宕摇曳之致。康伯可词名《洞仙歌令》,潘紫岩词名《羽仙歌》,袁通甫词名《洞仙词》。《宋史·乐志》名《洞中仙》,注「林钟商调」,又「歇指调」。金词注「大石调」。前阕第二句是上一、下四句法,后阕收尾八言句是以一去声字领下七言,紧接又以一去声字领下四言两句作结。前阕第二句亦有用上二、下三句法,并于全阕增一、二衬字,句豆平仄略异者。慢词自一百十八字至一百二十六字,柳屯田《乐章集》「嘉景」词注「般涉调」,「乘兴闲泛兰舟」词注「仙吕调」,「佳景留心惯」词注「中吕调」。按张南湖《诗馀图谱》,前阕六句三韵,后阕七句三韵,前后阕第三句俱七字,第四句俱九字,前阕结句六字,后阕结句九字,此令词正体也,间有摊破、添字句、添韵者,皆从此出。

「差以毫厘缪千里」句:《大戴礼·保傅》:「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故《易》曰『失之豪厘,差以千里』。」南朝 宋·裴龙驹《〈史记〉集解》:「徐广曰:『一云「差以毫厘」,一云「缪以千里」。』骃案:今《易》无此语,《易纬》有之。」

「细思量义利,舜蹠之分,孳孳者,等是鸡鸣而起」句:《孟子·尽心上》:「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蹠之徒也。欲知舜与蹠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句:《礼记·表记》「故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庄子·卷二十·〈外篇·山木〉》:「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按:稼轩此数句,盖有感于晚年再出山之遭遇。谢叠山 《祭辛稼轩先生墓记》:「稼轩垂殁乃谓枢府曰:『侂胄岂能用稼轩以立功名者乎?稼轩岂肯依侂胄以求富贵者乎?』」可与此相参。

「一饷聚飞蚊,其响如雷」句:《汉书·卷五十三·〈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胜传〉》:「夫众喣漂山,聚蚊成雷,朋党执虎,十夫桡椎。」唐·韩昌黎《醉赠张秘书》诗:「虽得一饷乐,有如聚飞蚊。」

昨非今是: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羡安乐窝中泰和汤,更剧饮,无过半醺而已」句:《宋史·卷四百二十七·〈道学列传·邵雍传〉》:「邵雍字尧夫。……初至洛,蓬荜环堵,不芘风雨,躬樵爨以事父母,虽平居屡空,而怡然有所甚乐,人莫能窥也。及执亲丧,哀毁尽礼。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居曰『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旦则焚香燕坐,晡时酌酒三四瓯,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兴至辄哦诗自咏。」宋·邵康节《无名公传》:「性喜饮酒,尝命之曰『泰和汤』。所饮不多,微醺而罢,不喜过量。」《林下五吟·其一》诗:「安乐窝深初起后,太和汤酽半醺时。」

评析

这首词作于丁卯年,即开禧三年八月,时稼轩已归居铅山,八月染疾,九月卒,此绝笔词。人至晚年,回味人生,体验深切。此词首言贤愚舜跖之别无非毫厘,不可不察。进而言小人之交与君子之交甘淡有异,不容不鉴。结云晚年惟求安乐半醺之境。

这首词是开禧二年,宋王朝又任命辛稼轩为绍兴府知府兼浙江东路安抚使。但是稼轩晚在镇江任上遭受的打击,伤痕犹在,无意出山,便上疏辞掉了。十二月又任命为陵兴知府,并诏命于上任前先赴阙奏事。奏事后,又升任为兵部侍郎。侍郎仅次于尚书的职务,有一定的兵权。稼轩始终以统一祖国为已任,按道理讲,这个差事,他是乐于接受的。但他早已认清宋王朝的昏庸无能,韩侂胄专权肆虐,宋金两国的战争一触即发,而且战争必以宋军失败而告终。稼轩以国家为重,乐意奔赴前线,年老病重。到了开禧三年的八月大病在身,九月南宋小朝廷又诏命他为枢密院都承旨。可是诏书到达铅山前九月十日,这位民族英雄、南宋的大词家「大呼杀贼数声」含恨离开了人间,享年六十八岁。稼轩在病中对自己的一生作了一番回忆,他经历了农民起义,青年时代就踏入官场,迭经波折,有欢乐,有悲哀;观察了从皇帝、权臣,到一般官吏,更结识了数量可观的农民,从而对人的贤愚优劣有了个认识。总的说来,他认为人有贤愚之分,即好坏之分。他们中间「差以毫厘缪千里。」稼轩分清贤愚的界限,是以义利为标准,即以义为主的人是贤者,它的标准人物是舜,以利为主的人是愚者,它的标准人物是跖。下阕总结了自己一生交友的经验教训,「君子之交淡如水。」对那些响声如雷的「飞蚊」才有了正确的认识。他沉痛地说:「昨非今是。」作者最后下决心不出山了,想在「安乐窝中」半醺「泰和汤」了此一生。没有想到这首词竟成了他的绝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