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宋代] 辛弃疾
洞庭春晚,□旧传恐是,人间尤物。收拾瑶池倾国艳,来向朱栏一壁。透户龙香,隔帘莺语,料得肌如雪。月妖真态,是谁教避人杰。
酒罢归对寒窗,相留昨夜,应是梅花发。赋了《高唐》犹想像,不管孤灯明灭。半面难期,多情易感,愁点星星发。绕梁声在,为伊忘味三月。
译文

洞庭春喝得比较晚,洞庭湖的春天也来得晚,旧时相传大概就这样,但确实人间物之绝美者。收拾瑶池的时候,把她从瑶池移到朱栏这边来的,是倾国仙姝。可以透出室外散发阵阵的香味,使黄莺隔帘而语,姑射仙子,玉肌冰骨,洁白如雪,令人神移。月夜下的姿态,怎能不使狄仁杰避让?

酒宴归来,对着寒窗,仿佛记起昨夜乘醉赏花,梅花应该正在开放。犹如楚襄王梦见巫山神女而使宋玉赋高唐一样,久久不能忘怀,不管灯的明亮或者熄灭,如此美好晤面恐难以后再难遇见了,然而多情之人易于伤感,以致为愁而鬓发斑白。犹如听了韩娥的歌声,舜的音乐,萦绕脑际,经久不忘,甚至达到食而不知其味的痴迷境地。

注释

洞庭春:唐·皇甫曾《送人还荆州》:“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又为酒名。这里也指洞庭的春天。

尤物:旧称绝色女子。亦指物之绝美者。

瑶池:古代传说中昆崙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居。《西王母传》:“所居宫阙,在龟山 春山,西那之都,昆崙之圃,阆风之苑,……左带瑶池,右环翠水。”

龙香:指龙涎香。

肌如雪:《庄子·卷一·〈内篇·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月妖:唐·袁郊《甘泽谣·素娥》:“素娥者,武三思之伎人,相州 凤阳门 宋媪女。善弹五弦,世之殊色。三思以帛三百段聘焉。紊娥既至,三思盛宴以出素娥。公卿毕集,唯纳言狄仁杰称疾不来。三思怒,于座中有言。后数复宴,梁公至,苍头出日:‘素娥藏匿.不知所在。’三思自人召之,皆不见,忽于堂奥隙中闻兰麝芬馥,乃附耳而听,即素娥语音也。三思问其由,日:‘某乃花月之妖,上帝遣来,亦以荡公之心,今梁公乃时之正人,某固不敢见。’言讫更问,亦不应也。”

月妖:唐·袁郊《甘泽谣·素娥》:“素娥者,武三思之姬人也。三思初得乔氏窈娘,能歌舞。三思晓知音律,以窈娘歌舞天下至艺也。未几沈于雒水,遂族乔氏之家。左右有举素娥者,曰:‘相州凤阳门宋媪女,善弹五弦,世之殊色。’三思乃以帛三百段往聘焉。素娥既至,三思大悦,遂盛宴以出素娥,公卿大夫毕集,唯纳言狄仁杰称疾不来。三思怒,于座中有言。宴罢,有告仁杰者,明日谢谒三思曰:‘某昨日宿疾暴作,不果应召。然不睹丽人,亦分也。他后或有良宴,敢不先期到门?’素娥闻之,谓三思曰:‘梁公,彊毅之士,非款狎之人,何必固抑其性?再燕,不可无。请不召梁公也。’三思曰:‘傥阻我燕,必族其家。’后数日复宴,客未来梁公果先至,三思特延梁公坐于内寝,徐徐饮酒,待诸宾客。请先出素娥,略观其艺,遂停杯设榻召之。有顷,苍头出曰:‘素娥藏匿,不知所在。’三思自入召之,皆不见。忽于堂奥隙中闻兰麝芬馥,乃附耳而听,即素娥语音也。细于属丝,才能认辨,曰:‘请公不召梁公,今固召之,某不复生也。’三思问其繇,曰:‘某非他怪,乃花月之妖。上帝遣来,亦以多言荡公之心,将兴李氏。今梁公乃时之正人,某固不敢见。某尝为仆妾,宁敢无情?愿公勉事梁公,勿萌他志,不然武氏无遗种矣。’言讫更问,亦不应也。三思出见仁杰,称素娥暴疾,未可出敬。事之礼,仁杰莫知其繇。明日三思密奏其事,则天叹曰:‘天之所授,不可废也。’”

人杰:疑为“仁杰”之误。

“相留昨夜,应是梅花发。”句:唐·卢仝《有所思》诗:“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高唐》:宋玉有《高唐赋》。宋·苏轼《满庭芳·香叆雕盘》词:“报道金钗坠也,十指露春笋纤长。亲曾见,全胜宋玉,想像赋《高唐》。”辛词句意,谓不见伊人,虽已赋词,意犹未尽。

难期:难以实现。

“多情易感,愁点星星发。”句:宋·黄庭坚《满庭芳·明眼空青》词:“鸳鸯,头白早,多情易感,红蓼池塘。”星星发,斑白之发。

绕梁声:即馀音绕梁。《列子·卷五·〈汤问·薛谭学讴〉》:“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馀音绕梁欐(lì),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忘味三月:《 论语·阳货》: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极言《韶》乐之美。

评析

《念奴娇·洞庭春晚》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稼轩的词。上阕把花比作佳人写景色清丽,下阕通过回忆看到的景色抒发思念和喜爱之情。全词看似写梅花,实则写人,以婉曲之笔,写自己对似梅花的佳人深情眷恋。

这首词是咏梅的,主要是用拟人手法描述所咏之物,也是在抒发对佳人的思慕之情。

词开头三句写其美,写其给人的总体印象。刘后村咏梅诗说:“世间尤物难调护,寒怕开迟暖怕飞”(《全芳备祖前集·卷一》)作者说他所咏之物“□旧传,恐是人间尤物”,使用“尤物”二字,一方面说明它是“物之绝美者”,另一面也暗示出所咏之物为梅。“收拾”二句写其来历。辛稼轩在《瑞鹤仙·赋梅》词中称梅有“瑶池旧约”,而在《念奴娇·题梅》词中又说:“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惜”,均说梅同瑶池有密切关系。此处与之同意,言其所咏之物是从瑶池移到朱栏这边来的,是倾国仙姝,进一步暗示他吟咏的是梅。

“透户”三句写其特点。一是如姑射仙子,玉肌冰骨;二是特香,可以透出室外,使黄莺隔帘而语,令人神移。结尾二句言其为花妖。一方面照应“瑶池倾国艳”五字,另一方面写其有迷人的魅力,进一步揭示其无与伦比的美色。

“酒罢”三句追忆昨夜所见。如果说“月妖”二句是写花避人,而过阕三句则写人怜花,词的意脉似断而实续。言昨夜晚间,痛饮洞庭春,意欲一睹“月妖真态”,但他避而不见,及归对寒窗,仿佛记起昨夜乘醉赏花。“应是梅花发”,点明所咏之物为梅,使人豁然开朗,醒明了题旨。

“赋了”二句写昨夜赏梅给他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犹如楚襄王梦见巫山神女而使宋玉赋高唐一样,久久不能忘怀,而“不管孤灯明灭。”可见其感情何等专注,而他对梅花之美又是多么神往。

“半面”三句宕开一笔,言如此美好晤面恐难再逢,然而多情之人易于伤感,以致为愁而鬓发斑白。结尾二句写其印象之深刻,犹如听了韩娥的歌声,舜的音乐,萦绕脑际,经久不忘,甚至达到食而不知其味的痴迷境地。

这首词看似以人拟花,其实也很可能又以物拟人,借梅花写其意中人,故词中所咏之物与人若即若离而又不即不离,达到了物人合一的境界,艺术上达到了极高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