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子
[清代] 纳兰性德
昨夜浓香分外宜,天将妍暖护双栖。桦烛影微红玉软,燕钗垂。
几为愁多翻自笑,那逢欢极却含啼。央及莲花清漏滴,莫相催。
译文

那个夜晚的天气是晴朗暖和的,连香味儿也是那么的适宜。美人肌肤如玉,燕子形的钗头垂下来。

那时的尽欢依旧隐含离愁别绪。因为每一次的欢愉之后,便是离别。请求这清晰的漏声啊,别来催我。让我们相聚得久一点,再久一点。离愁难耐,恨不能日日与你在一起。

注释

山花子:词牌名,又名“添字浣溪沙”“摊破浣溪沙”“南唐浣溪沙”。双调四十八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

妍暖:天气晴朗暖和。

双栖:比喻夫妻共处。

桦烛:以桦木皮卷裹的蜡烛。

红玉:本指红色宝石,此处比喻美人的肌肤。

燕钗:燕子形的钗头。

央及:请求、恳求。

莲花清漏:即莲花漏,古代一种计时器。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初,惠远以山中不知更漏,乃取铜叶制器,状如莲花,置盆水之上,底孔漏水,半之则沉。每昼夜十二沉,为行道之节,虽冬夏短长,云阴月黑,亦无差也。”清漏,谓漏声清晰。

赏析

一般认为这首词是写新婚,而且是新婚的第二天来回忆“昨夜”。描绘了词人与恋人共度良宵的情景。

这首词上片先描写环境,烘托出词人的大好心情。“昨夜浓香分外宜,天将妍暖护双栖”,“双栖”一词,即言明了纳兰公子与爱人欢度良辰之景,已经很香艳了,接下来还要继续香艳下去:“桦烛影微红玉软,燕钗垂”。后二句写词人与恋人欢会的情景,灯暖影微,二人你侬我侬,情意绵绵。“桦烛影微”,也就是光线变暗了,一般来讲,描写此处应该接续第二天早晨的向晴白日,但作者没有避讳,还是继续写了下去,也就是“红玉软”。在诗词里,红玉是一个很香艳的意象,尤其是“红玉软”,那就到了极致了。

下片接续上片,移情于景,点明上片是在“追忆良宵”。“几为愁多翻自笑,那逢欢极却含啼”,形容那忽喜忽嗔、乍啼乍笑的情态:正绷着脸呢,却突然忍不住笑了;正在“欢极”,却略略带着啼哭。这两句化用汉武帝《秋风辞》中“欢乐极兮哀情多”之句,描写二人由乐转想到悲,悲喜交集的情状。末句“央及莲花清漏滴,莫相催”,道出二人所悲之事,原来是担心时间过得太快,欢会过后又要分离。二人陶醉于“几为愁多翻自笑,那逢欢极却含啼”的快乐,希望时钟的声音也能晚些来催促。

全词艳丽华美,对人物心理描写极为细腻,紧紧抓住恋爱中人的微妙情绪,使人深觉真切可感。

评析

《山花子·昨夜浓香分外宜》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词人追忆了与所爱之人欢度良宵的情景。上片描写和词人与恋人欢会的环境,烘托出词人的大好心情;下片则移情于景,追忆良宵,描写词人与恋人不忍分离,悲喜交集的情状。全词浓艳清丽,情真意切,温馨感人。

辑评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徐燕婷、朱惠国《纳兰词评注》:“小词情意绵绵,温馨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