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渎神
[清代] 纳兰性德
凉月转雕阑,萧萧木叶声乾。银灯飘落琐窗闲,枕屏几叠秋山。
朔风吹透青缣被,药炉火暖初沸。清漏沉沉无寐,为伊判得憔悴。
译文

幽凉的月亮转过精致的栏杆,落叶飘落传来干涩嘶哑的声音。灯花飘飞,花窗紧闭,枕前屏风上画着秋山的轮廓。

北方吹彻,被衾单薄,药炉刚刚烧沸,耳畔传来低沉的更漏声,我无法入睡。相思最苦,让我如此憔悴。

注释

河渎神:河渎神:唐教坊曲名,双调四十九字,上片四句四平韵,下片四句四仄韵。

“凉月”一句:凉月:秋月。雕阑:即雕栏,华美的栏杆。萧萧:草木摇落之声。声乾(gān):声音清脆响亮。

“璨(suǒ)窗”一句:璨(suǒ)窗:堞,古同“琐”。琐窗,镂刻有连琐图案的窗棂。琐窗、朱户,在古诗词中大部写的是闺阁娇眠之处。

青缣(jiān):青色的细绢。药炉:煮药用的炉子。

清漏:清晰的滴漏声。判得:拼得。

赏析

这首词,绝大篇幅都是景物描绘,只于结尾处点旨,表明秋夜相思之情。

“凉月转雕阑。萧萧木叶声乾。”这两句写室外景色,寒月转过雕栏,落叶萧萧,飘落时发出清脆的响声。时为秋夜,月亦为秋月,所以“凉月”不仅写出作者内心的寒凉之感,也隐约点名时令。“萧萧木叶声乾”一句,化用柳永《倾杯》词中成句“空阶下、木叶飘零,飒飒声乾”颇为得法,似乎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取以表达自己秋日冷落隋怀,而不露明显的斧凿痕迹。接下“银灯”两句,转写室内景象。“银灯飘落”,银灯里点燃的灯芯草会结花,习习晚风吹来,灯花旋而飘落,此说明作者独坐已久。“闲”字谓无意趣,表明作者无寥的心思。寂寂的枕屏在秋夜里静默着,好似凡叠秋山连绵到远方,引起作者对远人的无端怀想。上片之景是从大景写到小景,从室外写到室内,都是肃煞凄凉之景。

下片前二句仍是景语,是继上片的结二句写室内之景。“朔风吹透青缣被”,北风凛冽,似是要把青色细绢缝制成的被子吹透,秋寒如此,可见一斑。“药炉火暖初沸”,写恹恹病中情景。该句化用王次回《述妇病怀》诗句“无奈药炉初欲沸,梦中已作殷雷声”,并留下了原本无恙,何故遭疾的悬念。结尾二句点明是因为相思而致多愁多病。“清漏沉沉无寐,为伊判得憔悴”,清漏声声,悠远隐约,那人再也无法安眠,但即便如此憔悴,为了伊人,我也无怨无悔。“为伊判得憔悴”,显然脱自柳永《凤栖梧》中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一结绾在一片凄凉景象的烘托之下,更显实密厚重。

这首词妙在紧拓“秋夜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显得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相大白。词在相思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感染力更强了。

评析

《河渎神·凉月转雕阑》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上片从月、窗、树叶、声音等不同角度写肃煞凄凉之景,下片由景到情,表达词人对故人深切的怀念。全词充分表达了内心的凄苦和现实的不公,慷慨悲怆,有很强的感染力。

辑评

首都师范大学东方古籍研究所研究员张秉戌《纳兰词笺注》:善言情者只须述景而情自在其中,本篇即是这种作法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