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宋代] 李清照
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注释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

春景:《草堂诗馀》(杨金本无题)等题作「春景」。

春色深: 一作「春已深」。

闲窗:雕花和护栏的窗子。闲窗,一般用作幽闲之意。

重帘:层层帘幕。

沉沉:指闺房幽暗,意指深邃。五代·孙孟文《河渎神》:「小殿沉沉清夜,银灯飘落香池。」

理:拨弄。瑶琴:饰玉的琴,即玉琴。也作为琴的美称,泛指古琴。

远岫:远山。岫:山峰。

薄暮:日将落日薄暮,意指黄昏。宋·范文正《岳阳楼记》:「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宋·韩涧泉《蝶恋花》:「斜日清霜山薄暮。行到桥东,林竹疑无路」

轻阴:暗淡的轻云。唐·张旭《山行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晚自开,青春白日映楼台」。

「梨花欲谢恐难禁」句:意谓梨花盛开之日正春色浓郁之时,而它的凋落使人为之格外伤感,甚至难以禁受。难禁:难以阻止。

赏析

小、闲、深,正是空闺写照。而春色深浓,未许泄漏,故重帘不卷,一任暗影沉沉。春情躁动,更不能形之言语,只可托之瑶琴矣!

「深」字是上片之眼。闺深、春深、情深,「倚楼无语」,说三藏七,「此时无声胜有声」,蕴藉未吐之深情,更具有无限的韵味。

下片宕天,由室内而室外。「远岫出云」见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云出云归,时光亦随之荏苒而逝,不觉晚景催逼。夜来更兼细风吹雨,轻阴漠漠,「弄」既指风雨之弄轻阴,还指此时、此境中,词人乍喜还愁的情感波动。结末仍结穴在风雨摧花,欲谢难禁的忧思上。

历代诗评家评此词「雅练」,「淡语中致语」(沈震峰本《草堂诗馀》)。写闺中春怨,以不语语之,又藉无心之云,细风、疏雨、微阴淡化,雅化,微微逗露。这种婉曲、蕴藉的传情方式,是符合传统诗歌的审美情趣的。

评析

从版本方面考察,这首小令曾被误作欧阳文忠、周美成词,或不著撰人姓名。这当是此词传播中的一种发人深思的现象,当初的情景是这样的:李易安于待字之年,从原籍明水来到京都,她的才华深受词坛高手晃补之等「前辈」的赏识,从而激起了她的创作灵感,遂以记忆中的溪亭、莲湖之游和现时感受为素材写了一首首令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