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艇斋诗话》:古今诗人有《离骚》体者,惟李白一人,虽老杜亦无似《骚》者……《鸣皋歌》云:「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蝘蜓嘲龙,鱼目混珍。嫫母衣锦,西施负薪。」如此等语,与《骚》无异。
《唐诗品汇》:范云:此篇稍长,而词意易见。要亦楚人之流也。唯其有「蝘蜓」、「鱼目」、「巢由」、「夔龙」等语,故前辈尝称之。然此实非太白之用意,妙处不在此也。与《远别离》篇皆佳,而彼深矣。
《唐诗广选》:蒋仲舒曰:句法短长,全以调胜,如南郭隐几,声振响答皆奇。后固于鳞所谓「强弩之末,英雄欺人,杂以长语」者也。
《诗薮》:太白以《百忧》等篇拟《风》、《雅》,《鸣皋》等作拟《离骚》,俱相去悬远;乐府奇伟高出六朝,古质不如两汉,较输杜一筹也。
《诗源辨体》:太白《鸣皋歌》虽木乎《骚》,而精彩绝出,自是太白手笔。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通篇倣《楚辞》意,发衰世之慨。观「鸡聚族」以下数语,其作于天宝杨、李用事之时乎?
《删定唐诗解》:叠四句而以五句为一韵,又非骚人之法,且多对仗,则亦太白之古诗耳。
《诗筏》:若太白短篇佳矣,乃其《蜀道难》、《鸣皋歌》、《梦游天姥吟》诸篇,亦何遽不如子美长歌。读二家诗者,勿随人看场可也。
《唐诗别裁》:叠四句而以第五句为一韵;四句之中,又成二韵,变化已极(「玄猿」四句下)。此一段写送别以后,幽居寂寞之况,恰好引起下段(「望不见兮」句下)。学楚骚而长短疾徐,纵横驰骤,又复变化其体,是为仙才。
《李太白全集》:王琦注:晁补之曰:「李白天才俊丽,不可矩矱,然长于诗,而文非其所能也。赋近于文,故白《大鹏赋》辞非不壮,不若其诗盛行于世。至《鸣皋歌》一篇,本末《楚辞》也,而世误以为诗,因为出之,其略曰:」蝘蜓嘲龙,鱼目混珍。嫫母衣锦,西施负薪。」此谆谆效屈原《卜居》及贾谊《吊屈原》语,而白才自逸荡,故或离而去之云。」《楚辞后语》曰:「白天才绝出,尤长于诗,而赋不能及晋魏,独此篇近《楚辞》,然归来子犹以为白才自逸荡,故或离而去之,亦为知言云。」
《唐宋诗醇》:作骚体便觉屈原、宋玉去人不远,其不规规步趋处,正是其才高气逸为之耳。「望不见兮」一段,写出幽居寂宽之况,兴起下文,脉络相贯。陈绎曾谓:「白诗机风骚,宗汉、魏,善于掉弄,造出奇怪,惊心动目,忽然撇出,妙入无声。」其知言者乎!王世贞以为「歌行纵横,往往强弩之末,间以长语,英雄欺人」,是不知其错落变化自有天然节奏,而轻议之也。
《十八家诗钞评注》:此诗声响,逼似《九辩》。
《王闿运手批唐诗选》:亦八韵一派,稍有奇致。
《唐宋诗举要》:灵先生曰:「天籁嘈嘈」,谓帝旁谗口也;沧海波涛,猿罴咆骇,状天籁也(「骇胆栗魄」二句下)。以上喻仕途危险,明征君远去之由(「峰峥嵘」二句下)。以上送行之地(「送君」十二句下)。「望不见兮」以下,写己之离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