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十二首
[唐代] 李白
【其一】
青天何历历,明星如白石。
黄姑与织女,相去不盈尺。
银河无鹊桥,非时将安适。
闺人理纨素,游子悲行役。
瓶冰知冬寒,霜露欺远客。
客似秋叶飞,飘飖不言归。
别后罗带长,愁宽去时衣。
乘月托宵梦,因之寄金徽。
【其二】
高楼入青天,下有白玉堂。
明月看欲堕,当窗悬清光。
遥夜一美人,罗衣沾秋霜。
含情弄柔瑟,弹作陌上桑。
弦声何激烈,风卷绕飞梁。
行人皆踯躅,栖鸟起回翔。
但写妾意苦,莫辞此曲伤。
愿逢同心者,飞作紫鸳鸯。
【其三】
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
黄金高北斗,不惜买阳春。
石火无留光,还如世中人。
即事已如梦,后来我谁身。
提壶莫辞贫,取酒会四邻。
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
【其四】
清都绿玉树,灼烁瑶台春。
攀花弄秀色,远赠天仙人。
香风送紫蕊,直到扶桑津。
取掇世上艳,所贵心之珍。
相思传一笑,聊欲示情亲。
【其五】
今日风日好,明日恐不如。
春风笑于人,何乃愁自居。
吹箫舞彩凤,酌醴鲙神鱼。
千金买一醉,取乐不求馀。
达士遗天地,东门有二疏。
愚夫同瓦石,有才知卷舒。
无事坐悲苦,块然涸辙鱼。
【其六】
运速天地闭,胡风结飞霜。
百草死冬月,六龙颓西荒。
太白出东方,彗星扬精光。
鸳鸯非越鸟,何为眷南翔。
惟昔鹰将犬,今为侯与王。
得水成蛟龙,争池夺凤凰。
北斗不酌酒,南箕空簸扬。
【其七】
世路今太行,回车竟何托。
万族皆凋枯,遂无少可乐。
旷野多白骨,幽魂共销铄。
荣贵当及时,春华宜照灼。
人非昆山玉,安得长璀错。
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
【其八】
月色不可扫,客愁不可道。
玉露生秋衣,流萤飞百草。
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
蟪蛄啼青松,安见此树老。
金丹宁误俗,昧者难精讨。
尔非千岁翁,多恨去世早。
饮酒入玉壶,藏身以为宝。
【其九】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前后更叹息,浮荣安足珍。
【其十】
仙人骑彩凤,昨下阆风岑。
海水三清浅,桃源一见寻。
遗我绿玉杯,兼之紫琼琴。
杯以倾美酒,琴以闲素心。
二物非世有,何论珠与金。
琴弹松里风,杯劝天上月。
风月长相知,世人何倏忽。
【其十一】
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由见,怅望凉风前。
【其十二】
去去复去去,辞君还忆君。
汉水既殊流,楚山亦此分。
人生难称意,岂得长为群。
越燕喜海日,燕鸿思朔云。
别久容华晚,琅玕不能饭。
日落知天昏,梦长觉道远。
望夫登高山,化石竟不返。
译文

【其一】

浩瀚的夜空,群星闪耀。黄姑织女,咫尺之内,银河之上无喜鹊,不是七夕,可如何渡桥?闺妇织锦于屋内,游子悲叹在行道。瓶水结冰可见冬寒,远行的游子身受严霜凄寒之苦。游子如同风中的秋叶,飘向四方,无处可归。分别后,人因忧愁瘦损,罗带日长,衣裳渐宽。趁着月色托之魂梦,把我的思念传到边关。

【其二】

高楼耸入青天,下有白玉厅堂。明月似欲下落,窗户上悬着它的清光。长夜之中美人难眠,锦罗衣衫沾上了秋霜。含情脉脉拨弄琴瑟,弹奏一曲《陌上桑》。寄情深浓弦声凄切,风卷琴声绕梁不绝。行人感怀驻步倾听,入巢鸟儿又展转回翔。是我心情的悲苦,所以才有那曲调哀伤,希望能够遇到知音,比翼双飞,作一对鸳鸯。

【其三】

长绳难系西飞的白日,自古以来人们就为此而悲辛。黄金堆积高过北斗,不惜买得阳春的光阴。石头上的火花转歇便逝,正如世间的人。往事流逝已如梦境,死去转世又会变成什么人?提起酒壶,不要说贫,取酒设宴邀请四邻。仙人的事情实在渺茫,不如豪饮大醉才是真。

【其四】

清都的绿色玉树,闪耀着瑶台艳丽的春光。折花欣赏那秀美的颜色,遥遥赠给天上的仙人。幽香的和风带着紫色的花蕊,一直飘飞到日出的扶桑。采掇世上的艳色,珍重心中的真诚。相思时传去一笑,聊以表我想念的深情。

【其五】

今日风光美好,明日恐怕就不及。春风对人而笑,为何哀愁独居?吹起萧声,似彩凤起舞,斟满美酒,脍好神鱼。不辞千金买来一醉,只图欢乐何论其馀。旷达之士遗身天地之间,东宫门外二疏离朝而去。愚人如同瓦石,圣贤才懂得曲伸。不必独自悲苦,孑然独处,似那车辙里的枯鱼。

【其六】

天地闭塞贤人潜隐,胡风为灾结成飞霜。百草枯落于冬天,圣驾奔亡到边远的西荒。太白星出于东方,彗星发出耀眼的精光。鸳鸯本非越地的鸟,为什么又要飞向南方?只为昔日的鹰与犬,而今都作了侯与王。得水的变成蛟龙,争权夺利互不相让。北斗为斗却不盛酒,南箕称箕空在簸扬。

【其七】

世路艰难如同太行,路不可行,回车何托?自古以来万物都要凋落枯死,从来世人难得暂时欢乐。旷野处处堆满了白骨,幽灵孤魂也同沉没。荣华富贵当及时,如同春花及时开放。世人不是那昆山玉石,怎能如玉光永久闪熠?身死期待声名不灭,早题英名在麒麟阁上。

【其八】

满地月色不可扫除,游子哀愁难以倾吐。秋衣已沾上玉露,草丛中流萤飞舞。日月终将毁灭,天地自然也会凋枯。寒蜂在青松树上哀鸣,它怎么能看到此树衰老?即使金丹不能误人,愚昧的人也难以精心研讨。你不是那千岁寿仙,徒然抱怨弃世太早。不如饮酒,醉入这壶中天地,在其中藏身珍惜如宝。

【其九】

活的人是世间过客,死去者为归家的人。天地之间如同一个旅店,可悲呵,人都将化为万古的尘埃。月中白兔徒然捣药,扶桑神木已变成了薪柴。地下白骨寂寞无言,青松岂知冬去春来?思前想后更加叹息不己,功名富贵不值得珍爱。

【其十】

仙人驾着彩凤,刚从阆风山下凡。他曾三次见到海水变浅,我们相遇在桃源。赠我一只绿玉酒杯,还有一把紫琼琴。杯子用来倾注美酒,琴声用以清闲本心。这二物并非人世所有,珍珠金玉不能比拟。在松林里迎风弹琴,在夜晚的清光中举杯遥劝明月。清风朗月是我终生的知己,世间凡人的生命何等短促。

【其十一】

划船到江中去荡漾秋天的江水,更喜爱这荷花的鲜艳。拨弄那荷叶上的水珠,滚动着却总不成圆。美好的佳人藏在彩云里,要想赠给她鲜花,又远在天际。苦苦相思而相见无期,惆怅遥望在凄凉的秋风里。

【其十二】

走了一程又一程,送你远行却又思念你。汉水也会分流,楚山亦非一脉。人生很难如意,哪能长久相伴?越燕向往那大海上的太阳,燕鸿只牵挂着朔方的白云。别离日久容颜衰老,琅玕虽美,却不能吃。太阳西下知道日色已昏,归梦漫长更觉路途遥远。登上高山极望丈夫,化成石头千古不返。

注释

「如白石」:一作「白如石」。

黄姑:星名,即河鼓。《太平御览》卷六引《大象列星图》:「河鼓三星在牵牛北。」

白玉堂:喻指富贵人家的邸宅。

陌上桑:汉乐府古相和歌曲名。

「黄金高北斗」句:《唐书·尉迟敬德传》:「上曰:『公之心如山岳然,虽积金至斗,岂能移之。』」

「石火无留光」句:刘昼《新论·惜时》:「人之短生,犹如石火,炯然以过,唯立德贻爱为不朽也。」

清都:天帝居处。《列子·周穆王》:「王实以为清都紫徽,钧天广乐,帝之所居。」

扶桑津:日出之处。

「酌醴鲙神鱼」句:言酒肴之美。嵇康《杂诗》:「鸾觞酌醴,神鼎烹鱼。」曹植《仙人篇》:「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

块然:孑然独处之状。涸辙鲋:谓人处穷困之境。「鲋」:一作「鱼」。

运速:谓四时运行之疾。

「彗星扬精光」句:古人谓彗星见则兵起,光芒所及则为灾。

回车:回归,回头。何托:无所依托。

春华:少年时光。

金丹:仙药。

归人:《列子·天瑞》:」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

逆旅:寄宿处。《庄子·知北游》:「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

阆风:《楚辞·离骚》:「登阆风而绁马。」王逸注:「阆风,山名,在崑崙之上。」岑,小而高的山。

「桃源一见寻」句: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事,此谓仙境。见寻:犹相寻。

「望夫登高山」句:《初学记》载刘义庆《幽明录》曰:「武昌北山上有望夫石,状若人立。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北山,立望其夫,而化为石,因以为名焉。』」

赏析

这十二首诗非一时一地之作,内容亦不统一,反映的思想也很复杂:有写离别行旅之苦,有叹遇合之难;感恨怀才不遇,人生苦短;既欲及时行乐,又要早建功名;如此等等。

【其一】

对《拟古十二首》其一,前人有评:「此篇伤时穷兵黩武、行役无期度;男女怨旷,不得遂其家室之情,感时而悲者焉。哀而不伤,怨而不诽,真有国风之体。此晦庵之所谓「圣于诗者欤?」【其宋杨齐贤集注,元萧士赟补注《李太白集分类补注》卷二十四引】

【其二】

李白常将想象、夸张的手法综合使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的意境。《拟古十二首》其三的前四句就是运用丰富的想象与夸张的手法,极言人们自古就试图要用超长的绳子系日,要用堆到接天高度的黄金买光阴。虽然是极度的夸张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引读者共鸣,感受到诗人不绝的忧思和万古的愁绪,体现出李白想象丰富,夸张豪放的写作风格。

「提壶莫辞贫。取酒会四邻」表达了诗人不慕荣华富贵,安贫乐道、率性洒脱的生活态度。他乐观自信,放纵不羁,以酒会友,把饮酒之乐看得高于一切的生活态度。

「未若醉中真」一句中「真」字,体现了作者在醉酒之后,可以感受到无拘无束的自由,获得精神的解放,此时可以酣畅淋漓地散尽心中的抑郁、孤愤,可以抛却尘世的一切羁绊,超越现实社会,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

【其三】

李白曾一度热衷于追求功名,在《拟古十二首》其七就说:「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然而经过「赐金放还」、流放夜郎等一系列的挫折,深感荣华富贵的虚幻,有时不免流露出一种人生易逝的感伤情绪。《拟古十二首》其九就是这种情绪的流露:「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意思是活着的人像匆匆来去的过路行人,死去的人彷彿是投向归宿之地、一去不返的归客。天地犹如一所迎送过客的旅舍;人生苦短,古往今来有无数人为此同声悲叹。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古代神话传说,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之药,他的妻子嫦娥偷吃了药,飞入月宫;月宫里只有白兔为她捣药,嫦娥虽获长生,但过着寂寞孤独的生活,没有什么欢乐可言。扶桑,相传是东海上的参天神树,太阳就从那里升起,如今也变成枯槁的柴薪。埋在地下的白骨阴森凄寂,无声无息,再也不能体会生前的毁誉荣辱了。苍翠的松树自生自荣,无知无觉,不可能感受到阳春的温暖。诗人纵观上下,浮想联翩,感到宇宙间的一切都在倏忽变化,并没有什么永恒的荣华富贵。「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其九结尾以警策之言结束了全篇。悠悠人世莫不如此,一时荣华实在不足珍惜。《古诗十九首》的某些篇章在感叹人生短促之后,往往流露出一种及时行乐,纵情享受的颓废情绪。李白在这首拟作里虽也同样叹息人生短暂,却没有宣扬消极颓丧的思想,反而深刻地揭示出封建浮荣的虚幻。

这《拟古十二首》其九的想象力特别新颖、诡谲,有如天马行空,纵意驰骋,在艺术表现上好似鬼斧神工,匠心独具。如月兔捣不死药本来令人神往,可是在「月兔空捣药」句中,诗人却着一「空」字,一反神话原有的动人内容,这就给人以新鲜奇异的感受。又如扶桑是高二千丈,大二千馀围的神树,诗人却想象为「扶桑已成薪」,一扫传统的雄奇形象。再如,阳光明媚的春天,青翠苍绿的树木,这本来是春季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诗人的想象里竟是「青松岂知春」。这种艺术构思超凡拔俗,出人意料,给人以特别深刻的印象,富有创新的艺术魅力。

【其四】

《拟古十二首》其十一则是一首富于浓厚民歌韵味的拟古诗,诗中以女子的口吻,表现了对远方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涉江弄秋水,爱此红蕖鲜。」涉:本义是步行渡水,这里有泛舟游历之意。弄:一作「玩」,赏玩、欣赏。蕖:芙蕖,即荷花,所以《拟古》中又作「爱此荷花鲜」。秋高气爽,秋水浩淼,首先就给人以清新、凉爽及高雅、纯洁之感。此时江上弄舟,领略一番江水秋色,已是够惬意的了,然而最引人入胜、最逗人喜爱的,还是那婷婷玉立的鲜红的荷花。从字面上看,这是通过写景而点明了时间地点。但从诗歌意象的沉积所蕴含的内容看,这已不是单纯描景,而是暗含了这位女子如花似玉的体貌及纯洁高雅,坚贞自守的品格。「涉江」一词,最早见于《楚辞·九章》,那是屈原借以抒没债世忧国之情并表现其纯沽高雅、坚贞自守的品格。这里虽无债世忧国之意,但借以表现女子纯洁高雅,坚守贞操的品格和向往专一的爱情,也是未尝不可。梁元帝《赋得涉江采芙蓉》诗云::「叶卷珠难溜,花舒红易倾。」孔德昭同上题诗云:「朝来采摘倦,讵得久盘桓。」辛德源《芙蓉》诗亦云:「涉江良自远,托意在无穷。」就都是借以表现女子对专一爱情的渴望与向往。当然,这一点还需结合下句的「爱此红蕖鲜」理解。梁吴均《拟古四首》其三《采莲曲》云:「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荷花鲜」,就已完全象征着年轻貌美的女子及其纯洁坚贞的品性。可见李白《拟古》中作「爱此荷花鲜」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可以说,李白的这首诗,与上引吴均诗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从整首诗的布局来看,首二句还只是兴起,但它在感情的抒发与意境的创造上,已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弄:有把玩、欣赏之意。圆大的绿荷之上,滚动着颖颗品莹的水珠,仔细把玩之中,才突然发现荡漾中的水珠并不是圆的。这只是字面上的理解,实际上,这两句诗巧妙地暗寓了这位女子细微的内心活动。这里,既受到梁元帝「叶卷珠难溜,花舒红易倾」的启发,同时与南朝民歌《西洲曲》中「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诗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运用了南朝民歌中常用的叶音与双关的艺术手法,「荷」谐音合,「攀荷」即有希望匹合成双之意。。不成圆」的「圆」,又双关为团圆之圆。那么山「攀荷」到「不成圆」,已非简单的动作与物象描写,而是重在刻画这位女子由对专一爱情的渴望而感发的焦虑与苦闷的心态。

诗歌由开始轻松愉快的赏秋玩荷,到感物而发后的焦虑苦闷,这在意脉上是一次转折,在情感上是一次跌宕。因而,下面便很自然地过渡到直抒对「佳人」的思念之情。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由见,怅望凉风前。」由:一作「因」。「佳人彩云里」,可以说是受到《西洲曲》「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的启发。然而在李白的诗中,‘彩云」,却带有一种虚无飘渺、行踪不定的意象,如其《宫中行乐词八首》:「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就有相似之处。「欲赠隔远天」,则更明显是受到了《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又《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及吴均:「辽西二千里,欲寄无因缘」等诗的影响,借以表现对远方情人无限思念而又无可奈何的强烈情感。末二句是进一步抒发相思之苦与惆怅无奈的悲哀情思。「怅望凉风前」,不仅有外貌的描写、心理的刻划,而且与首句「涉江弄秋水」遥相呼应,并与整首诗的情感、气氛相统一。这就使得诗歌意境自然浑成,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李白的《拟古十二首》其十一所受前人的影响是不小的,把它归入「拟古」之组诗亦不无道理。但是,在完整、统一的意境创造上,这首诗却不为前人所囿,具有独自的风格特征。其一,诗歌虽然始终并没有对女主人公作正面的描写,但从诗歌意象及意脉中可以看出,这位女主人公除具有年轻貌美的特征外,对专一爱情的追求与向往是执着的,其内心情感是细腻而又复杂的。其二,在诗歌意脉的变化上,由赏秋玩荷经情因物牵到相思苦闷的过程,过渡自然巧执毫无人工的痕迹。诗歌紧紧围绕「攀荷」这一短暂的细节,把女主人公由「爱此红菜鲜」到「相思无因见」的整个内心的细微变化,揭示得一览无馀。这与前人相比,就显得更为凝炼、更为集中。运用委婉含蓄的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情感,这也是值得今人学习的。

评析

这十二首诗非一时一地之作,内容亦不统一,反映的思想也很复杂:有写离别行旅之苦,有叹遇合之难;感恨怀才不遇,人生苦短;既欲及时行乐,又要早建功名;如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