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红梅赠别
[宋代] 苏轼
峤南江浅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
译文

山南的江水浅处红梅开出小花,浅红色小朵梅花,开放在江南山岭上。红梅探看我倚靠着稀疏的篱笆,红梅从篱笆的缝里朝我望着。

南极老人星行将到来,老人星到时,就是进入暮年时。离别时我们叮嘱要珍惜馀年,红梅枯谢了,我们会依恋别离时的情谊。

注释

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鬘》,《宋史·乐志》:「女弟子舞队名。」《宋史·乐志》、《尊前集》、《金奁集》并入「中吕宫」,《张子野词》作「中吕调」,《正音谱》注「正宫」。唐苏德祥《杜阳杂编·卷下》:「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有二龙,鳞鬣(liè)爪角悉备。明霞锦,云鍊水香麻以为之也,光耀芬馥着人,五色相间,而美丽于中国之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璎珞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北宋·孙孟文《北梦琐言·卷四·温李齐名》:「温庭云,字飞卿,或云作『筠』字,旧名岐,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曰『温李』。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多为邻铺假手,号曰救数人也。而士行有缺,缙绅簿之。李义山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温曰:『何不云「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宣宗尝赋诗,上句有『金步摇』,未能对,遣未第进士对之。庭云乃以『玉条脱』续也,宣宗赏焉。又药名有『白头翁』,温以『苍耳子』为对,他皆此类也。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相国假其新撰密进之,戒令勿他泄。而遽言于人,由是疏之。温亦有言云:『中书堂内坐将军。』讥相国无学也。」宋·王颐堂《碧鸡漫志·卷五·〈菩萨蛮〉》云:「《菩萨蛮》,《南部新书》及《杜阳杂编》云:『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遂制此曲。当时倡优李可及作菩萨蛮队舞,文士亦往往声其词。』大中乃宣宗纪号也。《北梦琐言》云:『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相国假温飞卿新撰密进之,戒以勿泄,而遽言于人,由是疏之。』温词十四首,载《花间集》,今曲是也。李可及所制盖止此,则其舞队,不过如近世传踏之类耳。」按温词有「小山重叠金明灭」句,名《重叠金》。南唐李后主词名《子夜歌》,一名《菩萨鬘》。韩涧泉词有「新声休写花间意」句,名《花间意》。又有「风前觅得梅花」句,名《梅花句》。有「山城望断花溪碧」句,名《花溪碧》。有「晚云烘日南枝北」句,名《晚云烘(hōng)日》。此调为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促节表现深沉而起伏之情感,历来名作极多。

「红梅赠别」:元延祐本、龙本无题。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题作「回文」。

江南:代指黄州。

篱疏:篱笆间缝隙。

老人:老人星,又叫寿星,暗指时光流逝很快。

行人,代指赵晦之。:

赏析

上片,以拟人的手法,写梅与人传情,赞美了梅一样高洁的人格。「峤南江浅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开头两句用回环句式特写了细弱的「小梅」开在很不显眼的「江南」黄州这块土地上,东坡藉以自喻贬谪的孤芳生活。「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突出了细弱的梅花与贬谪的东坡同是苦命根,如坐篱牢,只能通过篱缝传话慰藉,藉以显露出梅的孤傲品格,人的独立性格。上片,既描写了景物梅的形象,又体现出景物梅的形象中的东坡的情感体验,引起读者的共鸣。

下片,从时空变化的角度,东坡叮嘱赵晦之要把握住有限的时光,珍重自己,爱惜馀年。「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反复进言,以「老人」点明双方生存的时间,以「行人」点明双方生存的空间。时空交错,造成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苍凉感。「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东坡仍以梅的品格自喻,点明了该词「红梅赠别」的主旨:虽是暮春的残枝梅,仍傲立于自然间,但应珍惜。说不定来年一到,「春风吹又生」,新枝发新芽了,暗示着东坡傲然不屈,期望重返朝廷的美愿。

与其他咏梅词一样,该词仍然是以梅格喻人品的。残梅的枯凉景象与词中「行人」的孤独身影融合无间。这是以景物渲染出「惜别离」的环境与气氛,寄寓着岭南的残梅和黄州的残梅,终有一天,会焕发出新枝而青春永驻的情意来。

评析

《菩萨蛮·红梅赠别》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西元一〇八二年)元月。上片,写梅与人传情,赞美了与梅一样高洁的人格。下片,写东坡叮嘱赵晦之要把握住有限的时光,珍重自己,爱惜馀年。全词,用景物渲染出别离的环境与气氛,表达了东坡傲然不屈,期望重返朝廷的美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