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四时闺怨回文,效刘十五贡父体
[宋代] 苏轼
翠鬟斜幔云垂耳,耳垂云幔斜鬟翠。春晚睡昏昏,昏昏睡晚春。
细花梨雪坠,坠雪梨花细。颦浅念谁人,人谁念浅颦。
译文

妇女环形的发式,斜遮蔽在如云的耳垂下。长耳垂着轻柔的帷帐,那是斜梳深色发髻的美女绿发。残春季节,人一睡就昏昏沉沉,昏睡的人多半时在暮春。

细小的梨花如雪花纷纷坠落,那春雪飞得如细小的梨花。我微皱着眉头思念那个人,人们中有哪个在思念微皱眉头的我。

注释

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鬘》,《宋史·乐志》:「女弟子舞队名。」《宋史·乐志》、《尊前集》、《金奁集》并入「中吕宫」,《张子野词》作「中吕调」,《正音谱》注「正宫」。唐苏德祥《杜阳杂编·卷下》:「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有二龙,鳞鬣(liè)爪角悉备。明霞锦,云鍊水香麻以为之也,光耀芬馥着人,五色相间,而美丽于中国之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璎珞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北宋·孙孟文《北梦琐言·卷四·温李齐名》:「温庭云,字飞卿,或云作『筠』字,旧名岐,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曰『温李』。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多为邻铺假手,号曰救数人也。而士行有缺,缙绅簿之。李义山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温曰:『何不云「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宣宗尝赋诗,上句有『金步摇』,未能对,遣未第进士对之。庭云乃以『玉条脱』续也,宣宗赏焉。又药名有『白头翁』,温以『苍耳子』为对,他皆此类也。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相国假其新撰密进之,戒令勿他泄。而遽言于人,由是疏之。温亦有言云:『中书堂内坐将军。』讥相国无学也。」宋·王颐堂《碧鸡漫志·卷五·〈菩萨蛮〉》云:「《菩萨蛮》,《南部新书》及《杜阳杂编》云:『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遂制此曲。当时倡优李可及作菩萨蛮队舞,文士亦往往声其词。』大中乃宣宗纪号也。《北梦琐言》云:『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相国假温飞卿新撰密进之,戒以勿泄,而遽言于人,由是疏之。』温词十四首,载《花间集》,今曲是也。李可及所制盖止此,则其舞队,不过如近世传踏之类耳。」按温词有「小山重叠金明灭」句,名《重叠金》。南唐李后主词名《子夜歌》,一名《菩萨鬘》。韩涧泉词有「新声休写花间意」句,名《花间意》。又有「风前觅得梅花」句,名《梅花句》。有「山城望断花溪碧」句,名《花溪碧》。有「晚云烘日南枝北」句,名《晚云烘(hōng)日》。此调为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促节表现深沉而起伏之情感,历来名作极多。

「四时闺怨回文,效刘十五贡父体」:元延祐本作「回文四时闲怨」。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题作「回文春闺怨」。曹树铭校编《东坡词·卷三》云:「按《全宋词》并无刘贡父词,傅注所谓『效刘十五贡父体』并无显证,殆不可信。」又说:「《回文词》之意境,俱与东坡词不类。且逐句回文,仅属文字游戏,索然无味。」「东坡根本无此闲情。」遂视此四篇为赝作,「移列可疑词」。刘尚荣按:「《东坡续集·卷五·与李公择书十七首(其十三)》云:『效刘十五体,作回文《菩萨蛮》四首寄去,为一笑。不知公曾见刘十五词否?刘造此样见寄,今失之矣。』又《与刘贡父书七首(其三)》云:『示及《回文》小阕,律度精致,不失雍容。欲和,殆不可及,已授歌者矣。』由此可知刘十五贡父确有《回文词》,东坡对其评价不低,且效其体作回文《菩萨蛮》四首也。曹氏未详考,其辨伪实乃武断,不可信也。」

回文:诗词之一体,因回环往复均能成诵而得名,相传起于前秦 窦滔妻苏蕙《璇玑图》。

赏析

上片,以指代手法,写暮春昏睡的少妇的姿色。「翠鬟斜幔云垂耳,耳垂云幔斜鬟翠」,由发式的美写到耳垂的美,进深到由耳幔的美写到秀发的美,以至少妇整体的美。「春晚睡昏昏,昏昏睡春晚」,再透过一层,写暮春美女的昏睡美,如同暮春那样的翠绿美,有唐代吕岩《大云寺茶诗》所写「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人肌肤」的韵味。

下片,以心探手法,写暮春小雪时节,闺中少妇的愁思。「细花梨雪坠,坠雪梨花细」,点明少妇所处的雪花轻飘的生活环境。梨和雪相互喻语,暗指美女的洁静恬淡的心态。颦浅念谁人,人谁念浅颦?用泛问句式,揭示该词主题:是我在思念那个人而皱眉发愁?还是那个人发愁皱眉在思念我?

全词,表面看来,像是文字遊戏,但细读吟诵,觉得字句颠倒,倒出了不同角度,不同内容,不同韵味。若说前句的落点为物为景,那么,第二句的落点也许是人是情。由景物渗入人情,回环往复,传达了苏轼的用意所在:乐从趣生。

评析

《菩萨蛮·四时闺怨回文,效刘十五贡父体》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作的一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十月。上片,写暮春昏睡的少妇的姿色,下片,写暮春小雪时节,闺中少妇的愁思。全词,以指代的手法,回文的形式,表达了闺中少妇的愁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