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琴的人在琴边坐了下来,神情闲适,气度安定,此时此刻,所有的声音不复存在,天地一片静谧。
如寒玉般白皙的手指轻轻抚着冰冷琴弦,还没有开始弹奏,美妙五音仿佛已经飘了出来。
琴声时而如同苍凉的风,时而又同潺潺的流水,抑扬顿挫间,描绘着空旷雄浑的遥远古老意境。
曲罢人归,躺在床上却无法入睡,因为整个夜晚那美妙的琴曲依然有馀音缠绕在耳边,久久不散。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木兰花》原为唐教坊曲,《金奁集》入「林钟商调」。《花间集》所录三首各不相同,兹以韦端己《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词为准。五十五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不同部换叶。《尊前集》所录皆五十六字体,北宋以后多遵用之。《乐章集》及《张子野词》并入「林钟商」。其名《木兰花令》者,《乐章集》入「仙吕调」,前后阕各三仄韵(平仄句式与《玉楼春》全同,但《乐章集》以《玉楼春》入「大石调」,似又有区别)。别有《减字木兰花》,《张子野词》入「林钟商」,《乐章集》入「仙吕调」。四十四字,前后阕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阕两仄韵、两平韵。又有《偷声木兰花》,入「仙吕调」。五十字,前后阕第三句各减三字,平仄韵互换与《减字木兰花》相同。宋教坊复演为《木兰花慢》,《乐章集》入「南吕调」,百一字,前阕五平韵,后阕七平韵。兹陈五格,以见一曲演化之由,他可类推。《减字木兰花》四字句与七字句相间,句句用韵,仄韵与平韵交互,每两句为一意群,词意转折,适于各种题材,故宋人用此调者极多。《梅苑》李子正词名《减兰》。徐介轩词名《木兰香》。《高丽史·乐志》名《天下乐令》。
题注:傅注本、元延祐本俱未收,唯见明吴讷钞宋曾端伯辑《东坡词拾遗》。
琴:龙榆生笺:「《说文》:『琴,禁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三礼图》:『琴第一弦为宫,次商、角、羽、征,次少宫,次少商。』」
「万籁收声天地静」句:龙榆生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声。』」
悲风:龙榆生笺:「李陵《答苏武书》:『但闻悲风萧条之声。』」
流水:龙榆生笺引《韩诗外传》:「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鼓琴,巍巍乎如太山!』莫景之间,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江河!』锺子期死,伯牙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为世无足与鼓琴也。非独鼓琴如此,贤者亦有之。茍非其时,则贤者将奚由得遂其功哉?」
这首写琴词并没有直接写琴的形状,而是通过描写一位弹琴人的神态,动作和其演奏的乐曲的韵味来反映出琴高雅的意趣。弹琴之人雍容平淡,寂静之中,还未下指就已是气韵流淌,此番架势就已震慑听琴之人。听琴之苏子凝神静虑,倾耳以分恬淡之古意,绕梁馀音久久不能忘怀。整首词皆可收入画中,令人欲仙。寥寥数语,简洁明快,而无华饰,琴词一体,非东坡不能为之。
琴,作为乐器,应有四方面值得吟咏。一状其形,二写其声,三听琴之感,四弹琴之态。吟咏乐器与咏其他的自然之物不同,如咏柳,能够涉及的有柳之形态和观柳之感,因为柳是独立的生物,不需要人为的参与。而琴同样是物,但它有特殊性(这里也可泛及其他乐器),琴若无人为的参与,便是死的,这样的吟咏就没有意义了。因此,咏琴并不是咏其外形,更多的是将情景物三者交融为一体,这样的咏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吟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