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
[宋代] 苏轼
序言: 一年三过苏。最后赴密州,时有问「这回来不来?」其色凄然。太守王规甫嘉之,令作此词。
一年三度过苏台,清尊长是开。佳人相问苦相猜:「这回来不来?」
情未尽,老先催,人生真可咍。他年桃李阿谁栽。刘郎双鬓衰。
注释

阮郎归:词牌名。唐教坊曲有《阮郎迷》,疑为其初名。词名用刘晨、阮肇故事。《神仙记》载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留住半年,思归甚苦。既归则乡邑零落,经已十世。曲名本此,故作凄音。双调,四十七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也是曲牌名。有二,均属南曲南吕宫。其一字句格律与词牌同,但多仅用其前半阕或后半阕,用作引子;其二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宋丁持正词有「碧桃春昼长」句,名《碧桃春》。李萧远词名《醉桃源》。曹双溪词名《宴桃源》。韩涧泉词有「濯缨一曲可流行」句,名《濯缨曲》。

「一年三过苏,最后赴密州,时有问『这回来不来?』其色悽然。太守王规父嘉之。令作此词」:傅注作:「苏州席上作」。兹从元延祐本,元延祐本有题注:「一本名《醉桃源》。」刘尚荣按:「《钦定词谱·卷六·阮郎归》注:『李祁词名《醉桃源》。』」

王规甫:王诲,宋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明正德《姑苏志·卷三》),字规夫。宋神宗熙宁三年(西元一〇七〇年)为群牧判官,上《群牧司编》十二卷(《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十一》)。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一年),为司勋郎中、度支判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二十六》)。熙宁六年,以朝请大夫、司勋郎中知苏州。熙宁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引嫌去职(《姑苏志·卷三》)。

苏台:龙榆生笺:「傅注:『姑苏台在苏州。』《越绝书》:『阖庐起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高见三百里。』《河渠书·赞》:『上姑苏,望五湖。』《吴越春秋》:『越进西施于吴,请退师。吴得之,筑姑苏台,游宴其上。』」

咍(hāi):龙榆生笺:「《唐韵》:『咍,呼来切,音「㾂」。』《说文》:『蚩笑也。』」

刘郎:傅子立注:「唐刘禹锡字梦得,尝贬朗州司马。召还,宰相欲任南省郎,禹锡做《玄都观看花君子》诗云:『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当路者不喜。出为播州,易和州、连州。入为主客郎中。复作《游玄都观》诗,言『始谪十年还京,道士植桃甚盛,若霞;有十四年过之,无复一存,惟兔葵、燕麦动摇春风耳。』诗曰:『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尚荣按:「事详《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八·刘禹锡传》:『刘禹锡,字梦得,自言系出中山。……宪宗立,叔文等败,禹锡贬连州刺史,未至,斥朗州司马。……久之,召还。宰相欲任南省郎,而禹锡作《玄都观看花君子》诗,语讥忿,当路者不喜,出为播州刺史。诏下,御史中丞裴度为言……乃易连州,又徙夔州刺史。……由和州刺史入为主客郎中,复作《游玄都》诗,且言:「始谪十年,还京师,道士植桃,其盛若霞。又十四年过之,无复一存,唯兔葵、燕麦动摇春风耳。」以诋权近,闻者益薄其行。』别见《本事诗·事感》。又《刘宾客文集·卷一百六十八·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及《刘宾客文集·卷一百六十八·再游玄都观绝句》诗并序亦载此事。」龙榆生笺引唐·孟初中《本事诗·事感》:「刘尚书禹锡,自屯田员外左迁朗州司马,凡十年始征还。方春,作《赠看花诸君子》诗曰:『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其诗一出,传于都下,有素嫉其名者,白于执政,又诬其有怨愤。他日见时宰,与座,慰问甚厚,既辞,即曰:『近有新诗,未免为累,奈何?』不数日,出为连州刺史。其自叙云:『贞元二十一年春,馀为屯田员外,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至荆南,又贬朗州司马。居十年,诏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盛如红霞」,遂有前篇以记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于今十四年,始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再游。时大和二年三月也。』诗曰:『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