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草溪亭本是龙山支脉,高度和房屋相等。燕客看中它的下面有奇石,便拿着挖土工具,让匠石在前面挖掘,看到土就运土,见石砌石,挖了三丈左右,变得与地基齐平了,燕客就决定在上面建屋。房子今天建成,明天拆掉,后天建成,大后天又拆掉,经历了总共十七次变动溪亭才建好。因为这里没有溪流,所以就开渠引水,但是溪水不足,索性又为了蓄水挖沟果,一天之内竟然聚集了上千工匠,就顺势挖了个大池塘,宽达一亩,深达八尺。没有水就挑水贮存,中间留下一块像案几的石头,水在石头四周旋转流动也很别致。燕客因山石新开,意境不苍古,于是用马粪涂抹石身,以使石头上面长出苔,苔藓不能马上长出来,又叫画工用石青、石绿涂在上面。某天燕客左看右看,认为此石案缺少几棵郁郝葱葱的天目松盘旋其上,于是凿石种上不惜高价购买来的五六棵天目松。石头承受不住锹的凿击,崩裂开来,变得既不是原先的石头,也不能种树,更不能成为石案布景了。燕客很生气,连夜命工匠把这块石头凿成砚池山的形状,因为缺一角,又运来一块大石头补上。燕客性情急躁,等不及所种之树长大,就移栽大树种在此地,移栽后的大树不成活,又用别的大树补种。树种活了才罢休,树种死了就继续补种,因此移栽的树最终得死,但是也不能立即死去。新建的溪亭比原来的地方要低四丈,把挖开的土堆运到东面,几乎就成了一座高山,一亩大小的地方,倏忽之间发生了巨大变化。看到其中一间房子建成,免不了要多看几眼,也许第二天又没有了。所以溪亭虽然渺小,花费已达万两银子。
燕客看小说,有这样一段故事:姚崇梦游到地狱,来到一个大厂房,那里有千副风箱,几千恶鬼急急忙忙在铸造,就问他们在千什么,他们回答说:“是在为燕国公铸横财。”后来姚崇又到了一个地方,炉姓萧凉无火,鼓动的风箱旁,只有一两个奄奄一息的疲劳鬼,姚崇就问他们这是哪里,他们回答说:“这是你的财库。”姚崇醒来后感叹道:“燕公奢侈,大概是上天的赐予。”燕客以此而欢喜,就自称为“燕客”。
二叔四五万的家业,被燕客随手挥霍。顺治元年(1644年),二叔客死淮安,燕客去奔丧,所积薪体和古玩礼品等价值两万多两白银,燕客带回家,仅三个月又花掉了,当时的人就把他比作历史上搜制民脂民骨及时行乐的鱼弘。
溪亭住宅一边建,一边改,一边卖,翻山倒水没有一天闲着当时,还有个喜欢剪彩为花来做灯的人,叫夏耳金,他和张燕客一样也是每天折腾不完。人们称夏耳全为“败落隋炀帝”,称燕客为“穷极秦始皇”,这种称呼可以引人发笑。
此文所记燕客修建瑞草溪亭的具体情形,反映了燕客的穷奢极欲、挥金如土,淋漓尽致地反映出晚明时期文人士大夫的一个侧面,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