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用锡

zhèng yòng

朝 代: 清代

生 卒: 1788 年 ~ ?

生平简介

郑用锡,漳泉械斗纷起,撰〈劝和论〉开导村民,又挺身劝解,获保全者不少,逝后于同治十一年(1872)获祀乡贤祠中。道光十四年(1834)曾与堂弟郑用鉴合撰淡水厅方志,后世纂修者多以此为基础;又著有《周礼解疑》、《周易折中衍义》。咸丰元年(1851)开始修筑「北郭园」,此庭园遂成为北台重要的文学据点。郑氏工诗文,诗歌内容小至杂物微咏、个人心绪、家庭琐事、园林赏玩、交游酬答,大至反映社会现象,关心桑梓国事,或欢愉忧叹,或愤慨悲悯,莫不涵括,是一典型的儒士诗人。文字浅显质朴,不事修饰,喜好说理,杨浚以为是邵雍击壤吟的流衍,颇加推许;但连横以为其诗「平淡、未佳」,王国璠则谓:「古体出于宋儒击壤一派,虽有令人繁杂之讥,却具『帝力与我何有』之乐。近体必琢必鍊,致气息神采,大受束缚,流于生涩。独五言律绝,颇有田园之趣,应可传也。」郑氏诗作目前存有两种版本,其一是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所藏的《北郭园诗钞稿本》;其二系次子郑如梁委托福建举人杨浚编修的《北郭园全集》,于同治九年(1870)刊刻,为北台湾最早出版的诗文集。此二版本,内容相去甚远,各有特色,基金会所藏较接近郑用锡作品原貌,可惜为残本,内容并不完整;杨浚编修的刊本,虽经杨氏删修润饰,但所存作品较多,且较为普遍,台湾文献丛刊本中之《北郭园诗钞》、龙文出版社之《北郭园诗钞》,均采此版本。兹以《北郭园全集》为底本,参照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所藏之《北郭园诗钞稿本》(以下简称「稿本」)编校。稿本有若干不易辨认的字体,则由黄哲永、谢永基两位先生协助辨识完成。(黄美娥撰)

郑用锡的诗文 更多
  • 照身镜

    空中色相证瞿昙,看取狂奴故态憨。

    我自前身认明月,举杯一笑影成三。

  • 读易示诸儿

    五经众说郛,惟易汇众理;

    道通月窟中,义蕴天根里。

    嗟彼读易者,不过混沌耳。

    不知先后天,图自羲文始;

    爻词彖象系,周公及孔子。

  • 再和荫庭二首

    老夫归计问耕渔,新筑吟窝徙旧居。

    僻地无尘留静境,凌霄有竹爱吾庐。

    敢夸门地称通德,尚望儿曹读父书。

    我本疏慵忘宦况,为牛为马任呼余。

  • 风气

    风气日趋下,滔滔递变迁。

    何堪今日后,不似我生前。

    狡诈心逾薄,骄奢俗自便。

    夸多因斗靡,踵事复增妍。

    珍错穷山海,香资费万千。

  • 碧纱幮

    卐字围屏护碧纱,玲珑四面净尘沙。

    冰绡笼月疏偏密,雾縠疑烟静不哗。

    禅榻初醒孤枕梦,诗龛曾伴一灯花。

    好教容膝同酣睡,肯许罗浮纸帐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