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安徽桐城人,字方来,号孟涂。诸生。姚鼐弟子。为人落拓不羁,喜交游,与人谈论,辄罄肺腑。为文亦纵横多奇气。有《孟涂诗文集》、《论语补注》、《大学正旨》等。
-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
东方冥冥烟初生,晨光半敛含空明。
流莺百舌不住语,似欲带晓呼春晴。
幽人独向空山宿,风起微寒入岩壁。
一枕西窗梦未残,门外落红深几尺。
-
怪雨盲风苦梦思,故人作吏久天涯。
全家渡海非吾意,万里腾声动主知。
烟树瘴消春晓日,鱼龙气静夜谈时。
可能豪荡还如昔,银烛高筵坐咏诗。
-
落叶萧萧下古丘,人家遥隔楚江流。
云无定影朝穿牖,树有残声夜语秋。
半载心情愁北渚,一城风雨对西楼。
蓬莱仙阙分明是,辛苦刘伶作醉侯。
-
回首征车出故林,浮云满地起层阴。
临行已觉无他语,别去偏多不尽心。
人事半从春后改,江波流过汉阳深。
东归久报芳洲隔,更听孤鸿月下音。